独处,是与主的一次“约会”。面对的是自己,倾听的是内心的声音,也是对自我的再认知。会思考“人从哪里来,在世界做什么,将来又去哪里”等人生问题。每次去教堂时,我都会先去圣堂朝拜圣体,感恩悔罪,默想祈祷。
贝尔托内枢机并代表教宗本笃十六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给予海地人民关怀与友爱,使这个国家得到重生。参加这台弥撒的有众多旅居罗马的海地人、驻圣座外交使节团、修会人士代表以及一般教友。
教宗解释说,“这样不好”,它会导致“未来司铎在理性与灵性方面的严重匮乏”。因为在实践中,文学“与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渴望有关”,进入“我们与实际的存在、其基本张力、渴望和意义的紧密关系中”。
个人的相遇之路圣父教宗的讲话着重于基督徒入门阶段中个人与天主的相遇。他说:“你们每个人都在接纳自己的团体里亲身体验到与上主的相遇。”洗礼不只是个仪式,更是一生与天主共融的开端。
因着天主善与爱的大能,祂是和平的君王。」教宗接着说明:耶稣是君王,在十字架上实现和平,接合地上与天上,并在所有人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
如今适逢墨西哥独立二百周年,以及瓜达卢佩圣母纪念日,终于如愿与该国人民共度喜庆。教宗说:「我以信德、望德、爱德的朝圣者身份来到这里。
400年后的今日,灵医会会士们仍秉持着仁爱与牺牲的精神从异乡来台传爱60年,始终遵循耶稣所赋予他们的使命——你们去医治病人,宣讲福音(路10,9)。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引用圣经故事,解释天主以慈悲与盟约恩待子民的事实,勉励信徒藉着慈悲善工与众人分享天主留给我们的慈悲遗产。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至于念经的时间,乃是早晚日间,行走坐卧,随时随地,俱可诵祷,不可间断,或持务在身,亦可与主对谈。
现代神学家蒂利希在《爱、力量与正义》一书中把爱分为四种类型:欲望(epithymia)、欲爱(eros)、友爱(philia)和圣爱(ag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