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脑海里浮现出这句圣经。感谢主,你又用自己的话安慰你的仆人。是啊,我们这些做基督弟子的,不正要像他那样以各种痛苦作为天国的基石吗?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从生到死,都是在受苦。
他还说,杂志「扭曲」了达芬奇从《圣经》中获取灵感的名画,描绘耶稣在受难前和十二门徒共进晚餐一幕。塔斯林说:「无论蓄意与否,该杂志已扰乱了印度尼西亚的宗教生活。」
追寻基督聆听圣言,一些老教友与大家分享了圣经。基督受难前夕给门徒留下的新诫命:“你们要彼此相爱,如我爱了你们”。如主爱人,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耶稣牺牲自己为救普世众罪,祂为我们立了榜样。
上午举行的是各歌咏团圣歌演唱比赛,每支队伍唱两首曲子,而其中一首必须要是圣母歌,借此也特别将本届活动奉献给天上的母后,本堂主保圣母玛利亚;下午举行的是各堂口礼仪服务人员(即歌咏员、读经员、辅祭员)以五人为代表队的形式进行圣经礼仪知识竞赛
在其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瑰宝玫瑰花窗中,彩色玻璃将圣经故事以光的形式展现,令人仿佛置身天国,感受圣言的光辉。2019年的火灾似乎给这座建筑划下了历史的悲叹,但广大信友以信德回应苦难。
祂首先引用《圣经》说话,而非展开闪电般的征服战。教宗解释道:真正的希望永远不是廉价的,它始终经由失败而得。不受苦的希望,甚至连希望都算不上。
这一符号来源于《新约圣经》中的一段经文,但也可见于基督徒地窟中:它是面对死亡时希望的象征。尽管暴力和死亡笼罩着我们,尽管恶行日复一日地环绕着我们,但我们坚信希望绝不令人失望,这意味着善必将战胜一切。”
圣经中的另一位人物、古圣若瑟,也是在梦中领会天主的圣意。那么,耶稣的鞠养之父大圣若瑟在睡梦中看见什么呢?
开始时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学唱圣歌、由修女或神父带领的圣经学习、结合主日读经的主题进行小组分享、游戏等,之后增加了节假日的聚会(圣诞、元旦和中秋节聚会)庆祝以及外地朝圣探访。
圣经说天主的旨意是要我们‘应常喜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在耶稣基督内。我喜欢跪在圣体前聆听天主在自己心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