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女是山东平阴胡庄人,胡庄素有圣召摇篮之美誉,仅郭修女她们一个家族的圣召就有叔叔郭宗言神父,及两个堂哥分别是郭传真主教和郭传道神父。郭修女生于1920年1月12日,自幼热心敬主,聪慧文静。
不仅是对会议的尊重,而且我想也是对殉难的文致和主教还有几位神父的尊重。我们这个会议是学术座谈会,需要我们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历史真相,这是我们学术界的责任。
农历的十月初一,是我们中国的寒衣节,每每总是在阳历的十一月份,此时迎一缕冷风,踏几片黄叶,不由思念自己已故的亲人:寒衣寄何处,仰天泪凄凄……阳历的十一月二日,也是我们教会的追思已亡瞻礼,这一天,主教、神父
1967年的秋末冬初,那是我们中国教会遭重创的年代。我们生活的内蒙古固阳县,教堂被封、神父被抓,信仰生活被迫中断已经快一年了。圣教“四规”规定的“三该妥当告解并善领圣体至少每年一次”,怎么得到满全呢?
神父、修女、主教,还是自己本身?其实每一位基督徒都是教会的成员,都有使命为正义尽一份力。如果教会每一个人都能克尽自己本分,在灵修生活打好基础,并发挥个别专长,教会自然便凝聚了承担正义的力量。
当我和百余名主教,千余名世界各国的司铎弟兄,步入大殿时,大殿里面各个方位,已经坐满了来参与礼仪的各界教友与朋友。盛况空前的礼仪,秩序井然的礼仪,和谐美丽的礼仪,让人沉醉在高级享受之中。
本会创始人是一位加拿大籍的玛利亚耶稣圣心修女与一位中国籍的陈志君修女,她们顺从圣神的指引,认识到天主教在中国传教,需要中国人的辅助,又希望提高中国女性对宗教和人性的认识,所以决定召集一些中国女子以实践她们的理想
通过对于教会礼仪在中国教会的实践的观察,我想提出几点看法:第一,在修院有限环境中正规礼仪课程的教授。修院作为培养教会圣召的摇篮,关系着教会的未来命脉,在教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937年,在辽宁抚顺的玛利诺会修女正在照顾中国孤儿大量弃婴出现的原因和救助农村出现大量被弃婴儿,田头地边、墙角树坑,经常可以见到。
今日的中国正是一个传福音的好时机,不少的教友们,与基督同行,扶助弱小、孤儿、麻风病人和艾滋病人,并在广阔的空间中,广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