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期,曾有一位卧床不起的德国修女,名叫CatherineEmmerich伽大利纳·艾麦瑞尺(1774-1824年),在神视中写下了一本名为《圣母玛利亚的日子》的书。
邀请德日进神父、巴尔博等著名专家学者一道继续对黄、白河流域的地质生物和古人类遗址进行考察。先后到萨拉乌苏、宁夏灵武、河套地区、热河围场和内蒙古集宁等地调查。
黎巴嫩哲学家、作家和大学教授在黎巴嫩内战期间不顾危险留在国内见证爱德,于1976年被杀。他的举动是完美爱德的验证,信任天主的庇佑和圣母的保护。黎巴嫩马龙尼礼教会为纪念殉教者度过了一个特殊禧年。
他们分别是:原祖亚当、厄娃、圣祖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古圣若瑟;民长和君王中重要的人物有:撒慕尔、三松、基德红、达味、撒罗满、德波辣、若苏厄、撒乌耳、依弗大;先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厄里亚、厄里叟
我们不是更应该把天主给我们的苦难和十字架作为一种恩赐,看作是修德立功的良好契机,心安理得的接受吗?我们不仅应该接受,而且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因为天主的“轭是柔和的”这个“担子是轻松的”。
其中之一是塔德奥·塔德伊(TaddeoTaddei),商人兼知识分子,委托拉斐尔为他绘制一份圣母与圣婴。拉斐尔对这项工作并不陌生,并已在卡斯泰洛城和佩鲁贾收集了几幅。
就算是在人际的关系上,爱德常显示天主的爱,使那为世上公义而作出的努力,也有超性德行及救恩的价值。7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
苏丹首都喀土穆总主教区辅理主教丹尼尔•阿德乌克蒙席对南苏丹上尼罗洲马班地区进行牧灵访问时强调了接纳难民、为难民提供教育和各种必要支持的重要性。
老老少少不约而同地来到天主的圣殿,把自已一年信德、爱德、望德向天主做个总结汇报。
杏林镇教友汤好民告诉“信德”通讯员,四旬期是教会爱德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友效仿圣若瑟谦逊勤劳听命的良机,我们义务为缺劳户春灌就是要将教会爱德精神发扬光大,用行动践行爱德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