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以本届世青节的主题——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展开他对青年的讲话。教宗说,慈悲总是拥有年轻的面孔,因为一颗慈悲的心有勇气舍弃安逸,接纳众人。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玛五7)。人们会说你们是做梦的人,因为你们相信一个新人类。
首先要恪守尽职,其次是不仅要干好本分的工作,还要友善待人,寻找适当的机会将福音传给你的同事和周围的人,并且要不断地为他们祷告,求主怜悯和拣选他们,将把他们带领归主当作自己的使命,因为主耶稣也曾在马太福音
不要忘记:天主的第一属性是爱、慈悲与怜悯。事实上,耶稣留给我们的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套法律,更不是一系列行为准则,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信仰团体。
接著,教宗向神学家们发出呼吁,说:「在这不断走出自我、与他人相遇的旅程,神学家应当做个怜悯的人,面对许多人受压迫的生活、今日的奴役现象、社会灾难、暴力、战争,以及许多穷人蒙受的莫大不义,神学家要心受触动
(路23:34) 最深的爱:爱里包含怜悯与饶恕。 因为爱,方有怜悯,不忍他们因此定罪。因而,不单自己饶恕他们,且要祈求天父赦免他们。主不愿任何人丧亡,只愿众人回心转意。
教宗说耶稣是新梅瑟,他在山上坐下,开始宣讲神贫、哀恸、饥渴慕义、怜悯、心里洁净、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
他强调,作为一所天主教大学,圣大致力于培养学术卓越和道德责任,指出这些价值在当今世界对伦理领导的需求日益重要,体现同情、怜悯、自我牺牲、公正和乐于服务的价值观。
宗教类NGO:宗教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博士一、宗教社会服务在中国的现状宗教组织已经成为社会捐赠的重要渠道之一,宗教组织在社会服务,尤其是救灾领域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教宗本笃十六世1月30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保禄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公开接见活动。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反省于上周三开始关于信经的祈祷,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讲解了信经中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