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通过这个比喻让我们明白祂对罪人的亲近不该令我们难堪,而应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一系列的省思,看看我们该如何度自己的信仰生活。
申命纪15章7至11陈述了天主希望人们应如何对待穷人,其结语是: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的兄弟,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
辣黑耳拒绝受安慰的态度,教导我们也需要以审慎入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痛苦。若要对丧失信心的人谈希望,我们就应先分担他的绝望;若要擦乾受苦者的眼泪,我们就应与他一起哭泣。
是的,从主耶稣开始传福音起,他对待每个人,特别是对所谓的公开罪人,总是充满了慈爱和怜悯。
做耶稣的朋友意味着过着“伯达尼”精神的生活,用圣若望宗徒的心来生活,认为耶稣就临在自己的生命中,就像对待自己所爱的人一样。
比如现在又在上映有关世界末日的灾难大片《2012》,那么我们教会是如何看待世界末日的,每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可能随时到来的自己的末日呢?
"3.堂区应该是和平的天堂麦金莱写道:“无论规模大小或对衰落(或发展)的预期如何,(堂区)都可以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和睦和彼此相爱。这一切都要回到坚定完全地扎根于对祂的爱。
敬畏恩赐也让人怀有温柔和顺的性情来对待别人。
藉由那温柔关切的目光,她能引领我们看到那些被忽视的孩子,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被不公正对待的众多奴隶。因为最弱者的幸福能铸就所有人的和平。
那如何吸引呢?就是基督徒的那份激情与热火,那份活力与动力,让教外人在我们身上看到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力,感受到一种深厚的灵修。方济各教宗说:基督徒的关键是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