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神父,他每去一个堂口,在路上总是为那个堂口祈祷,他已经习惯了一边驱车,一边祈祷,他已经计划好了他的工作。
去年的一个瞻礼,我从城里到乡下一个我初领圣体的教堂参与弥撒,那里是我获得灵性生命的地方,我朝思暮想,因此在堂里四处观望,期盼找回往日的记忆。喂,你是干什么的?
福音书中常记载着因为群众拥挤,耶稣不得不停下来的情形,但耶稣还是很孤独,他常常一个人退下独处。他一再利用这些独处来与自己的根源接触,因为在独处当中,他体会到和天父单独的相处。
(《正直者的困境》77页)他相信耶稣的教导,在给一位数学家的信中他说:“有远见的神学家们正在从耶稣的教诲中开采永恒的神赐。”
家乡人说,在这个山谷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盛大的葬礼,没有人享受过这么大的哀荣。我后来反省到,这个葬礼,也反映了爸爸一生走过的路,也反映了他的人品道德。村里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尊重。
同样也是在一周的第一天,耶稣以他的复活驱散这个世界的黑暗。他的复活带给人类希望,使玛达肋纳不再沉溺于痛苦的深渊。
一位在车祸中不幸失去了左臂的十几岁的小男孩,决定向一位老师学习柔道。他很认真地学习,不过令他不解的是,六个月过去了,老师却只是重复地教他同一个动作。他忍不住问老师:“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动作?”
由于战争的残酷,那位在前线服役的年轻战士患了恐惧症,要不是《在战火中如何保持心灵平衡》这本书挽救了他,他很可能早就变成一个逃兵了,他从书中获取了力量并深深寄深情于此书的作者。
而这位神父保守了最应该保守的,那就是——作为耶稣门徒的使命。他觉得,黑袍是司铎的标记,穿着它就不容易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圣召。
我的大爷叫胡玉美,1972年去世,享年93岁。他一生侍奉天主,服务教会,为教会做出过很大贡献。我村原大堂始建于1906年,他那时正值年富力强的年龄。建大堂的梁檩、门窗等所有木料,都是他一人购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