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显示给我们天主的面容接着,教宗解释,圣保禄的话“向我们讲述了基督的人性”,基督“在人性的脆弱中显现出来”。耶稣婴孩生于圣母玛利亚,这启示了天主如何选择行事:“透过渺小和隐密”。
目前,基督信徒是最受压制的宗教团体。本着信仰的精神和信仰的理性,主教会议总结出了对话、宽恕与相互接纳的重大观念。
因此若翰是一种声音,他只是为天主圣言服务,而不寻求荣誉和做主角,他是一盏灯,然而生活的基督是光(参阅26-27节,若5:35)兄弟姐妹们,洗者若翰的榜样告诉我们至少两件事。
基督受难随着礼仪的推进,场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感恩祭的圣道礼仪中,以多个声音唱出《马尔谷福音》记述的耶稣的苦难。透过福音作者的文字,基督遭受残酷对待的整个过程再次重现。
在弥撒中主教劝勉司铎们忠于职守,说到司铎应具有的“四个标记”,主教说:“司铎职务是天主特别的恩赐,神父们接受了天主的邀请,成为基督奥体的一部分,引领他人走信仰之路,成长之路。”
他鼓励教友们在生活中把圣三的和谐状态体现出来,在家庭中、工作单位中与亲友同事以爱心融合;勇于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将福音这份美好的礼物与世人分享,带大家认识基督,回到耶稣基督中。
记:本地化是两种文化的融合,那基督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一个文化主导另外一个文化吗?
今年世界移民日,正逢大禧年的第三个准备年,我愿意在这观点下,提出几个思想,以帮助「扩大信友们的视野,因此,他们将以基督的观点来看事物:以『那在天上的父亲』的观点,『主由祂所派遣并又回到祂那里去』」(同前
逾越的奥秘:耶稣受难、圣死、复活及升天,这是圣周三日庆典和基督信仰的中心事件。
“基督圣体圣血节”原本应在“天主圣三节”后的周四举行,但因为很多对方当日并不是法定节日,为了方便更多的信友能够踊跃参与,因此很多地方教会将之移至“天主圣三节”后主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