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人类生命的真理出现了,它代代相传,传递着三样东西:一个拥有独特身份和使命的名字;属于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最后是对以色列天主之信仰的忠诚。
黑塞哥维那小村的圣堂成了朝拜、祈祷、研讨会、灵修退省、青年聚会的场所。“来到梅久戈耶的人们尤其为更新他们的信仰生活,而不是为特别的请求”。
(47节)已成为我们也可以使用的、东方传统非常著名的祈祷:“主耶稣基督,天主之子,可怜我罪人!”巴尔提买是盲人,可似非而是的是,他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他认出了耶稣是谁!
记: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这点是受家庭的影响吗?徐:我爸爸在我九岁的时候去世了,死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千字文》、《三字经》、《幼学诗》这三本红皮书,这是最宝贵的遗产。
仁爱也是他首次三钟经祈祷的主题。教宗吁请大家,不要忘记天主宽恕我们从来不觉得累。天主从不疲倦地宽恕﹐但是我们有时候却对请求宽恕感到疲倦。祂是仁爱的慈父﹐总是宽恕人﹐对我们所有人满怀仁慈的心。
在家庭、职场、病床上……度一个圣体圣事般的生活(天主教要理127号)。一个有力的见证不需要流血,可以是一个温和、充满爱的微笑。
幸福的童年梅神父于1907年12月21日生于上海的杨树浦的一个老教友家庭,原籍青浦县。祖父的故居在青浦城内福泉路,后经自愿奉献,改建为小圣堂名若瑟善终堂,人称青浦梅家天主堂。
我生在公教家庭,虽然从小领了圣洗,但少年、青年时期生活在一个宗教信仰受限制、受歧视的时代,度着一种无信仰的生活。
仁慈堂里的大姐姐们(我和妹妹才几岁)带着我们学习早晚课、作祈祷、望弥撒,过大瞻礼、分享聚会……在我们幼小的心里扎下了信仰的种子。
孙达神父,圣名伯多禄,1924年02月20日生于河北省邯郸曲周县寺头村一信仰虔诚的教友家庭,弟兄姊妹四人,出多位圣召,其大哥是孙文元神父,其姐孙秀琴曾有志作修女,但由于时局原因,最终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