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建立的教会发展极为迅速,信友生活极为活跃。在第一个千年中,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勾画出天主教会活生生的慈爱的面目。
信德网跨洋采访了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担任常务助理副校长的姜有国神父,请他介绍当地疫情,及疫情中的教学工作和团体生活。
所有跟从天主(神)的启示而生活的人群,就是启示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宗教、正统的伊斯兰教等。自然宗教,因为后来的不同解释和想象,进而形成了“一神教”和“多神教”。
我们一起默想今天的读经与福音,(1)舍弃与得到;(2)十字架与门徒生活;(3)师法圣母智慧人生。
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体验与反省,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一、教会存在的价值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两位修士和一位神父到达了将要服务的堂区。
不过母亲在领洗之前就一直过着宗教生活,每天去教堂念早晚功课。在这块信仰沃土上,陈崇军的信仰也扎下了根。
1993年10月—1994年9月我们俩被修会派到同一家医院进修眼科,她对我神形生活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俨然就是一位大姐姐。我们每主日的下午都一起去圣堂朝拜圣体,经常一起出入餐厅和寝室。
教区上下团结和谐的气氛、人人实干奋进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不由得心生敬意;各堂口的圣经习小组、爱心组、青年组等教友善会组织的健全和完善,教友们“活基督生命,传天国福音”的高涨热情和实实在在的生活见证更是让我们感动莫名
这件事促使我们把她与大德肋撒和里修的小德肋撒的神修生活联系到一起。
诚然,“如果不以举行至圣感恩祭为基础与中心,则基督徒团体决不会建立起来”(《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33;见《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