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再没有了轻生念头,一直好好生活着。有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陌生座机的电话,本想挂了,但是想一想还是接了,一听对方熟悉的声音:“奶奶永别了,我辜负了你的教导!”我问他在哪里?
在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了天主派遣约纳先知去向当时生活在罪恶中的尼尼微人传话,呼吁他们悔改更新,远离罪恶(纳3:1-5,10)。其实,在不同的民族中,都有天主对人说话的记载(希1:1-2)。
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如果生病了,是选择隐藏呢?还是公开呢?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保护隐私权”。生病,也被认为是一个人的“隐私权”。
我们的信仰,不只是学习“信仰的历史”,更是生活在“信仰的历史中”。我们每天的生活,每个境遇,都是主耶稣在陪伴着我们,在邀请我们跟随祂一起承行天父的旨意。
和所有属于天主的人一样,达味生活在天主的眼前。人的每一个选择,最后都必须向天主交账。义人却以生活在生命终点的眼光,看待今生每天的生活。敬畏天主的人,自然会爱护人。
教宗因此提醒所有基督徒,信仰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爱德行动,而非仅停留在言语上(若壹3:18),应通过实际行动来关怀、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人们;同时旨在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这份恩宠赋予我们力量,去活出祂的爱,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天主教教理》明确指出:“爱德是那使爱近人的行为导向天主的德行,它保证并净化我们爱人的能力。”
我们的信仰生活:在忙碌中寻得基督的平安亲爱的教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喧嚣、瞬息万变的世界。现代人的生活,常常像玛尔大一样,被各种事务和资讯包围,“为了许多事情操心忙碌”。
“病人”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一个器官,或多个器官生病了,功能不正常了,然而,他们还是人,即使是癌症晚期的病人,他们依然是人。
司祭可以享用以色列子民所奉献的祭品,包括:火祭所剩的至圣之物(如素祭、赎罪祭、赎过祭)只限男子在圣处食用(18:9-10);摇礼的献品、初熟之物(油、酒、五谷、地产)可由全家洁净者享用(18:11-13);首生牲畜不可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