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传的动因事实上,福传是基督信仰的本质性要求,因为基督信仰不可能封闭自守;只要一个人真正地相信耶稣基督,真正地度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应该去福传。不,更好地说是“自然”会去福传。
教宗本笃十六世4月21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教宗基金会的成员们,这个以爱德工作为宗旨的基金会于1988年在美国创立。教宗感谢这个基金会为教会的爱德工作和福传事业给予的支持。
教宗这封信在澄清各种误会的同时,也指出他担任教宗所要推动的四项要务,并要求整个教会学习最高的诫命:爱德。教宗在信中指出他的“话在澄清一个在教会内外激起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过”。
其目的是邀请基督信徒更深一步的反省我们的信德,加强我们的信德,重振我们的信德;并指引所有信友,发现信仰的力量与美好。
(玛2:1—12)这种对神的虔诚与执着追求的壮举,处处闪耀着信德的光芒。一、仰望星空古往今来的智者,往往夜观天象,对天遐想,望天祈祷,都期盼能找到与这万事万物的主宰沟通的渠道。三王即是如此。
教宗给我们讲述了喜乐的比喻:与耶稣相遇会在我们心中闪耀着美丽,为使我们以那在基督圣容所闪耀的天主的光荣,来光照别人。
当日下午,太原市区普降入冬以来的第一场瑞雪,圣堂外雪花飘飘,圣堂内暖意融融,当祝福的火焰点燃了每位教友手中的蜡烛后,由副主教孟宁友神父带领唱经班的教友们手持燃烧的蜡烛在圣堂内绕场一周,举行隆重的烛光游行礼
由刘幸福神父主持了望复活的弥散圣祭,礼仪持续了4个小时之久,特别是神父在弥撒的证道中,深入浅出的讲解,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他把当天的九篇读经阐述的淋漓尽致。
教宗方济各诠释当天读经选读的《伯多禄前书》,指出我们哪怕在考验中受煎熬,依然怀着天主在我们心中点燃的喜乐,天主藉基督重生我们、给予我们希望的喜乐。教宗说,初期基督徒将这希望描绘为天国的锚。
既然天主教的大公性注定了她的传教使命,那么所有基督徒便责无旁贷地成为福传者,同时也是光荣的基督代言人和继承天国产业的幸运儿。但是,并非每个传教者都具备传教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