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第25届世界青年日教宗文告“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做什么?”(谷十17)
2010-03-28

这真是个充满先知性的创举,并结出丰硕的果实,让新一代的基督徒彼此认识,一起聆听天主圣言,发现教会之美,活出那曾经带领着无数青年全然委身于主的坚定信德经验

特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若14:1-12)
2020-05-10

我们在经验了天主对我们的爱时,也要懂得在生活中彼此相爱。耶稣要求说:“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祂甚至给出令人惊讶的许诺:门徒们将要做比祂更大的事业。

一位百岁牧者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上)
2021-10-17

虽然与这位高龄前辈交往已近25年,期间也听他分享过一些现实困难现象及牧者的包括喜乐和痛苦的经验……但实事求是地讲,仅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接触交往,难以深入了解杨牧的过去及其内在世界。

“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研讨会 学者之声
2014-11-28

蔡惠民神父:(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教授)谈到修院教育这个话题,我接触比较多的是大修院,我的经验是,长上的支持不太足够。大家都明白,培育的工作是件很困难的工作,要求也非常高,遇到的困难、挑战也不少。

“我对中国的印象非常正面”
2010-11-08

东方IC/图塞佩枢机具有开放性和丰富的经验,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现实的需要。

青年人的福传生活
2012-04-17

3.信、望、爱环绕下的信仰生活  旅途中的教会是一个走向永恒基督的朝圣之旅,不可怀疑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旅途中努力着,想要获得最后丰盛的生命,这种想望并非单靠我们个人之力所能实现。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普世传教节文告
2013-02-27

「我们愿拜见耶稣」(若12,21),是《若望福音》中一些到耶路撒冷去完成逾越节朝圣的希腊人向裴理伯宗徒提出的要求。

利玛窦志愿者的青春风采(之三)
2016-04-22

离她们家不远的地方有座圣母山,常有人去那里朝圣,同时也有一些乞丐来求得人们的一份怜悯,其中有老人也有孩子。

好继母,信仰的领路人
2016-06-12

在北京西什库堂的一次信仰生活分享会上,从宣武门堂前来朝圣的60多岁的王若望教友讲到自己继母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王从小就淘气得出了格,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告状,哥哥、姐姐劝告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忆娘亲——一碗手擀面
2017-03-22

有一次我问娘最远去过什么地方,娘想了想说是去过十字山朝圣(十字山是我们周至教区的一个朝圣地,离我家大约50公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