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罪人满怀同情,也对耶稣不嫌弃人的软弱,不断为人求宽恕的作为,抱着无限的信心。因此,看到不信仰基督的人忽略这个为得救恩所必要的精神资产,以及许多信徒不重视这个心灵至宝时,我们不禁悲从中来。
现在,为了不久在山园将见到他人性最软弱一面的三位宗徒,他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让他们看到了他天主性的光荣,为坚固他们对他的信心。为什么耶稣要在此时显露他的天主性光荣?是为坚固宗徒对他的信心。
在为此发表的《慈悲的面容》诏书中,教宗特别阐明了正义和慈悲的关系问题:天主的慈悲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全能的标记(6)。
可惜我们都是软弱无恒,自恃而难以抵御诱惑的受造物,所以再次失足跌倒也就难以避免,因此也就没有大惊小怪的必要。
真正的教义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软弱,明认哪些事令圣神难过;真正的教义引领我们前行,把耶稣的名字带给他人,教导我们救恩的道路。
教宗方济各亲口解释解结圣母像的真谛:我们心中经常怀抱着种种软弱、问题以及难解的结,因此容易遇上困难与阻碍。
它是世俗的爱、哲学的爱、抽象的爱、有所欠缺的爱、软弱的爱,而非基督徒的爱!基督徒之爱的准则是天主圣言降生成人。如果有人说基督徒的爱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反基督,不承认道成肉身!
杨鸣章主教领祷时指出,分裂反映出人性软弱,但也让人从困难中看见光明,他指本年的纪念活动可让基督徒澄清信仰。他呼吁众人推动合一时,不能满足于现状,须继续交流与合作,例如是合作翻译圣经,帮助华语地区福传。
如果我们真正地恨过一个人,会更体验到爱的不易,如果我们不向上主祈求爱的力量,软弱的人性又怎能做到宽恕呢?
天主的救恩正是从软弱之门进入的(参:格后十二10);正是藉著自身不足的力量,人才向天主的父爱敞开了心灵。人的自由源于他让真天主成为自己唯一的主人。如此,我们就能接受自己的脆弱,拒绝我们内心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