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致词时自问说:什么是神学?传统定义说「神学是信仰的科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个定义可能吗?难道不矛盾?科学和信仰不冲突吗?当信仰成为科学时,就不再是信仰了吧?
教宗强调说,基督信徒满怀信心期待耶稣的再次到来,不是要基督信徒不关心现世事务,放弃现在的努力,而是坦然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感,并关注最终的事务。
教宗方济各五月廿二日清晨弥撒中讲道说,天主救赎每个人,不仅是基督徒,还有无神论者。 他说:「我们要在行善上与人相遇。『神父,但我不相信,我是无神论者!』祇要你行善,我们将会在那里相遇。」
一天,主人走到它旁边柔声说:“我所爱的竹啊,你长得这样美丽、这样可爱,真不枉我一番苦心。现在我想用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它很快地答应说:“主人,我正想报答你培植之恩,岂有不愿意的呢!”
如果你说会,那么,相信神并不是必要的。如果你说一个人只要有很美的道德就能够上天堂,那么,信仰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说那些很好,很有美德,但不相信神的人会下地狱,那么成为很好,很有美德的人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天使说:“我们可以把礼物深埋在地下。”天主回答说:“不,不能这么做。因为人们只要掘地三尺,就可以找到它们。”另一个天使建议:“我们可以把礼物沉入黑暗的海洋深处。”天主还是不满意:“不,那儿也不行。
主教若不祈祷,不传扬福音,只忙於其它事务,天主子民将为此受苦。当天福音记载耶稣拣选十二宗徒的事迹(谷三13-19)。耶稣拣选他们是为了让他们与祂同在,派遣他们带着驱逐魔鬼的权柄出去宣讲。
我老公写字有些困难,遇到书写时,分享夫妇就让老公先说,再帮他写出来,说着写着,曾经的酸甜苦辣也成了一剂良药,让我感受到老公的爱。
(若1:45-46)他多次显奇迹之后,都要求人家不要到处宣扬:在治好一个癞病人之后,耶稣对他说:小心,不要对任何人说。但去叫司祭检验你,献上梅瑟所规定的礼物,给他们当作证据。
教宗从依撒意亚先知谈到天主给信众的确信,他说:「天主特别希望给我们祂自己和祂的圣言。」圣事是教育者必须汲取的泉源。教宗说:「父母亲必须给予许多,但为能给予他们必须接受,否则会感到空虚和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