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强调了每位信徒蒙召以自己的独特性参与福传的“使命”。当天福音记载耶稣派遣七十二门徒传教的情景(参阅:路十1-12,17-20)。
这样的信仰对人的身心健康无益。陈博士从心理的角度,根据自己切实的生活体验,分享了自己的信仰经验,并以心理学理论给修女们阐释了为什么天主要我们爱他。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去反省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这是一个神父亲身经历的事。几年前他在山里传教,有一天上午他去了一个村庄。
教宗以省思玛窦福音里“塔冷通的比喻”中要出远门的主人的内容(参阅玛二十五14)开始他的讲道。他说:“天主就如同那个要出远门的人,把他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
教宗方济各在与以色列总统和巴勒斯坦总统为和平祈祷的前夕发表推文说:祈祷是万能的。让我们用祈祷为中东和全世界带来和平。
“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爱”这个话题是永恒的,古讲,今也提;诗吟,歌也颂。“爱”充满温馨,富有诗意。
天主把我们造成一个有情感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表达内心情感就像一扇安全门,避免我们将内心的紧张和压力过度积压。情感,尤其是消极的情感,压抑得愈久,到最后爆发时会愈猛烈。
主耶稣称那些围绕着祂和聆听祂宣讲的人为母亲、弟兄和家人。这让我们想到与天主和耶稣的亲属关系。这关系在乎的是门徒、朋友,而不是某种正式的态度,也不是礼貌或外交态度。
天主教上海教区一年一度的五月佘山圣母月朝圣工作即将展开,上海市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路加医疗咨询服务小组,一如既往地承担着配合当地医院进行现场医疗服务的工作,为此,4月23日,上海市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召开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天耶稣讲了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比喻:一位虔诚守法的法利塞人祈祷,却没有被称为义人;一位为人鄙视的税务员,祈祷却得了天主的悦纳。这是为什么?到底天主看重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