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贵荣是位热心教友,却遭到婆母、丈夫、亲友的反对,去年她被堂区挑选做安老院的护理员,她感到十分荣幸,离开家庭来为教会服务,但工资较低,每月只能回家休息四天。
义人遵守诺言,有借有还,给所有劳动者公平的工资:因为不给工人发工资的人是不义的;他小心翼翼,不对邻居妄加评判,维护他人的声誉和良好声誉。
2013年,在西直门教堂(西堂)捐圣经活动中,宋玛利亚捐献了一大部分圣经。当笔者为她的慷慨深受感动时,她说:我这点奉献,与天主给我的恩宠是无法相比的。然而事实却是金钱有价,爱无价。
不通电话的地方,就找人捎信,甚至神父自己亲自开车去接,但教友们的反应却很冷淡,有些教友对神父说:“神父,你要是盖房子缺了钱,我可以给你捐点儿,去避静,我没空。”一腔热血的赵神父面对教友们的冷淡,哭了!
我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虽因自家买房贷了巨款,但我也尽力为家乡盖堂捐献了一万元。让人感动的是,石家庄的几个堂口,诸位同事,以及熟识的教内外朋友,也慷慨捐献了一万余元,还有神长教友准备捐献。
灾害面前,赵神父号召教友奉献爱心,在1月27日的主日弥撒后,教友们争相捐献,短短十几分钟,教友们就捐献了近2000元钱,有些教友还捐献了部分棉衣、棉被。
责任增加了,工资却并未增长多少,但他从不埋怨领导。妻子李慧平说:他在厂子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要求为自己涨工资,反而都是为徒弟和工友争取合理报酬。他常常回来高兴地对我说,又给某某争取涨了多少工资。
去年正月,梁神父为安老院到这里筹款,教友们一次捐了14000元,其中两位老会长各出5000元,人均捐献数远超其他堂口。
捐的越多,佛的保佑就越多。假冒和尚告诉路人。不过,这些僧侣拒绝透露姓名,更无法说出来自哪座寺庙。
在筹备资金的初期阶段,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奶奶,一听说建堂,便将自己平时在外捡破烂,捡塑料瓶积攒的钱全部捐献了出来,她说:盼着盖教堂已经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