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地区拉丁礼主教团的主教们晋见教宗方济各。教宗在谈话中指出,面对中东的冲突“似乎成了持续的情况”,基督徒的临在是对交谈与和解的邀请。
(玛18:34-35)在近代,1967年,教宗保禄六世也顺便提及了炼狱的教义,他说了下列的话:天主启示我们的真理是,罪当受惩罚。天主的神圣性和公义性给予这种惩罚,对罪过必须作出补偿。
由圣体圣事而生的基督信徒,蒙受的最真实召叫是要为爱人不惜粉身碎骨,如同耶稣为了爱人类而献出「自己」。与基督圣体共融会带来根本的改变,即效法在擘饼时也粉碎自己肉身的耶稣。
在恢复正常之前,“尤其是在全球大流行病的严重疫区内”,可颁赐“集体赦罪”;也就是说,一次赦免多名悔罪的信友,忏悔者不必“事先个别办告解”。
(梵蒂冈电台讯)开启慈悲禧年和召集以家庭为题的世界主教会议是教宗方济各2015年牧职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时刻。
牢记过往,以缔造和平的未来「记忆具备希望的愿景:在战争和冲突的黑暗中,牢记渺小的关怀举动,往往也能激发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择,能再次注入新动力,在个人和团体之间燃起新希望」。
可是,确有许多人试图以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其中也有基督徒!例如白拉奇主义者。一切都是恩宠。是天主的介入带给我们救恩;是天主的介入在成圣的路上帮助我们。只有祂能。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张兴宏今年三十六、七岁,是个内向的人,高高的个子,见了人除了少量的话语,就是憨厚的一笑。他在陕西三原教区算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致富后没有忘记天主,常常帮助贫困和有病的教友。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谈及《圣伯多禄前书》论述的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勉励我们与弱小者和被排斥着为伍,不以恶报恶,而是宽恕和祝福,做希望的光明标记。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被认为是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