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福传是基督对我们的一个命令,也是最神圣的使命。 我是丹阳人,是前年(2005年)8月15日圣母升天瞻礼,由李晓均神父授洗入教的新教友。
痛苦是人们所不喜欢的,更不会有人相信痛苦会带给自己快乐。我从少年时代就有着梦想,长大了我要拥有豪华的住宅,要有高深的学问,做一个了不起的学者。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使我的梦想落空了。
当天的福音记述复活主显现给厄玛乌的两位门徒(路廿四13-35),教宗指出,如果我们停止“沿著以自我为中心的轨道运行”,接受那只有与天主相遇才能产生转变的步调,从悲伤过渡到喜乐是可能的。
有人说:感到耶稣爱我时,我就喜乐,但有时忧愁会胜过喜乐。那么,到底我是不是喜乐呢?很多人无法回答。什么是喜乐?真正的喜乐并不是每天在外表上的乐呵呵。
1.爱的喜乐──在家庭所体验的喜乐,亦为教会的喜乐。如主教会议众神长所言,尽管婚姻制度正显示各种危机,「人们依然热切渴望组织家庭,年青人尤其如此;这鼓舞了教会……。」
教宗方济各5月31日圣母月的最後一天,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谈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时所体现的两种品德:服务与会晤。教宗强调,服务和会晤使我们感到一种充满生命的喜乐。
(得前5:16-18)感恩喜乐的生活不仅取决于信仰,也与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与耶稣关系密切的人,必然有喜乐也有感恩,但也有很多人没有信仰却也有着感恩喜乐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
感恩喜乐的生活不仅取决于信仰,也与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与耶稣关系密切的人,必然有喜乐也有感恩,但也有很多人没有信仰却也有着感恩喜乐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
将临期的形成和意义也可以从教会礼仪用书读经的安排中发现。节日的庆祝影响圣经的选读,但是,圣经的选读也影响着节日的庆祝。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对观福音可能就是作为比较原始的读经集运用的。
整个礼仪充满了喜乐的讯息:你们要喜乐,要喜乐!教宗於是解释喜乐的三个方面:首先是源自宽恕的喜乐,上主已撤销了对你的定案。教宗邀请大家喜乐,不要过个不冷不热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已被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