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主耶稣隐居纳匝肋的三十年里,一家三口一起工作、一起过安息日、一起作木工、一起吃饭、一起到耶京朝圣、一起祈祷。平凡的生活若能同心同德,平淡的日子若能互爱互敬,岂不其乐融融!
当天福音记载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伛偻病妇,却激怒了会堂长,他指责耶稣违反了上主的法律(参閲:路十三10-17)。教宗讲解说,在天主的法律下生活并非易事,这是我们需要祈求的恩典。
再者,基督信徒在犹太人众多的地区,初期还过安息日,与犹太人一起聚会祈祷(宗13:14;16:13)。
路加福音13章10—16节记载了一位患佝偻病、身体完全不能直立的女人,安息日在会堂中遇见耶稣,“耶稣看见她,便叫她过来,对她说‘女人,你的病已消除了。’遂给她按手,她即刻挺直起来,光荣天主。”
正如主耶稣所说:“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谷2:27)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当努力遵守教会规定。若遇特殊情况,可向堂区司铎提出宽免的请求。
教宗继续说,你们中有人可能会问我:‘可是神父,这些人是守法的人:在安息日,他们走路绝不超过百步;吃饭前必定洗手,行洗洁礼’。的确如此,但这只是表面。
耶稣还是治癒了他,鼓励他继续前行,但这引起了法学士的批评,因为治癒发生在安息日。教宗指出,这个故事今天也常常发生。一个男人或女人,感到心灵患病,感到悲痛,在生活中犯了很多过错。
教宗方济各一开场便用复活基督在安息日第二天晚上显现给宗徒时所用的问候语愿你们平安,问候在场的新任主教。教宗跳过主教所要面对的一大堆问题,因为教宗不愿意用这些问题来吓唬主教,或吓唬自己。
教宗说:我们可以设想,圣若瑟教育小耶稣聆听圣经,尤其在安息日陪他上纳匝肋的犹太会堂。圣若瑟陪伴着耶稣,让他在犹太会堂聆听天主圣言。
教宗说,圣若瑟肯定同圣母玛利亚一起教育耶稣祈祷,安息日或是以色列子民的重大节日带耶稣去会堂祈祷,并将祈祷落实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