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假期间,和在读大二的侄女兰兰一起聊信仰,感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书卷气十足。据说她完整地看过圣经两遍,每年大瞻礼她都和同学们去教堂参与礼仪。
在教会的团体内,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维持和加深我们祈祷的气氛和环境,不断超越眼前阻碍我们的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直视基督——信仰的中心人物,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此聆听自己最深切的渴望,并从中找到勇气,不去回避
星期六的晚上由我证道分享,将个人的信仰收获向大家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现将其梳理、整合,愿为读者在这酷暑之时奉献一杯凉爽心茶。
外教人讲子嗣传宗接代,基督徒要讲信仰传承,信仰接力。上面提到的家庭就叫信仰断代。这是我们天主教目前存在的信仰危机呀!
波哥大(信仰通讯社)—哥伦比亚主教团将再度组织信仰杯司铎足球赛,旨在帮助司铎们在轻松气氛下通过体育活动巩固手足之情、在相互尊重的公正态度下友好竞赛、推动国内不同地区的司铎们相遇共融。
在世界各地,“具体信仰”的实例并不缺乏:除了“夜间步伐”项目以外,马加良斯修女也协调其它社会项目。
我最早接触的教会刊物是“信德”,在当时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信仰动力。由于报纸经常约稿,又加上家里人和朋友的鼓励督促,我就开始向“信德”投稿。
一位教友说,在商场排队买鸡蛋时念玫瑰经,大家好奇地问这问那,他一一对信仰的疑问予以了解答。
交谈中,我惊奇于张女士漫长的信仰选择之路,感动于她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
同样,我们的信仰话语应是对基督奥迹的揭示或在言说中基督奥迹的临现,在言说中主礼与参礼达成生命沟通一起步入基督奥迹。然而,从我个人的经验发现,教友们的日常话语与礼仪信仰话语相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