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上主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提供救援的义务,但他们两人却绕开伤患,没有停下脚步」。
面对自然灾难,中国教会一方面应重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另一方面更应未雨绸缪,提前筹集赈灾资金;日后一旦自然灾难发生,就可用全国神长教友们的名义及时参与赈灾,与国家及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以爱德行动见证福音
今天的基督徒要时时提醒自己,从繁忙的俗务中回归,积极参与教会礼仪和各种活动,接受完整的信仰培育,牢记蒙召的使命——传福音。
(斐3:7-8)我们只有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与天主同心,才能成为一个又良善、又忠心的人,只以光荣天主为终极人生目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福音后,司仪请段修士到祭台前来,党主教在讲道中对段修士说:基督给你留下了榜样,愿你照他所做的去做,耶稣基督在门徒中间,曾以仆役的身份出现,执事就是基督的仆役,你要愉快的为天主、为他人服务,但是,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
福音教训说:时候来到,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朝拜。天主是神,所以朝拜他的人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我们是真正的朝拜天主者,也是真正的司祭。我们以心神来祈祷,以心神来奉献我们的祈祷。
乌克兰公学位於罗马贾尼科洛(Gianicolo)山上,在庇护十一世教宗的授意下成立,旨在让那些来自苦难和迫害地区的信友能感受到他们是被爱的子女,在同一个家里生活和成长,接受使徒使命的培育,成为执事或司铎
这位期刊主编说:「教宗在接受《亚洲时报》访谈时表示:『西方世界、东方世界和中国具备一切维持和平平衡的能力,以及予以实践的力量。』
我们在《玛窦福音》中读到的真福八端不仅仅是一条法律,更代表了一种生活配置、一个真实的生命召叫。它描绘了此时此刻的艺术,但也表明了我们所趋向的末世圆满的视野。
福音为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谦卑─真理的典范:圣母玛利亚。圣母在《赞主曲》中咏唱道,天主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路一48)。那麽,圣母的卑微在此处有何涵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