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名信友的村庄,八九间大的雄伟教堂,平日进堂的人也不过四五十人,主日也就是二三百罢了。也许你要说这还算好的呢!有的地方教堂门一直都是锁着的,神父来的时候还得现清扫呢。
王守达是我中学的同学,记得他是在我读初中一年级时领的洗,圣名达尼老。他和已故李毓芹都是从光启小学直升到昕昕中学来的,与教会接触较早。毓芹比较稳重,读中学后,才开始听教会道理。
耶稣对他说:“我切实告诉你们,到再生的时候,凡因了我的名而舍弃自己的房屋,父母,弟兄,姊妹、子女和田地的,必将得到百倍的赏报,并将承受永生。”(玛19:27—29)这百倍的赏报究竟是什么?是否即地位?
——访平安山庄经理杨光秀修女今年6月10日第17期的“信德”2版上刊登了廖斯题为《峨眉山上的若瑟堂》的文章,当时即想:在峨眉山这座佛教名山里能耸立起一座天主教的圣堂,也真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队伍又唱出《呼求耶稣圣名》《诸圣祷文》并公念光明五端玫瑰经及耶稣圣心祷文。
她出生在一个老教友的家庭,落地八天受洗,取圣名玛利亚。名字虽好,可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属天属灵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她善妒,她的善妒是从最初的羡慕心理一路发展而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与不堪的。
耶稣还亲口告诉我们:『你们因我的名无论求父什麽,必要给你们。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但要怀着信德去求,这就是我们的胜利。」
张怀信主教,圣名多默,2016年5月8日12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蒙主宠召,安息主怀,享年91岁。
1900年,三位神父及两千余名教友避难于范圪垯。战乱平息后,许多教友怕灾难再起,决意定居该地。
勤奋持家家父武天虎,圣名若瑟,1920年生于太原西柳林一个世代热心的事主家庭。自幼弃家修道,先入榆次教区洞儿沟小修院,上世纪30年代初进入山西大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