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3:31)光荣是指他的逾越奥迹:从痛苦到光荣,从死亡到复活。天父不但藉子而受到光荣,并且还要光荣子。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
圣家也是这样,圣母玛利亚、若瑟和小耶稣为躲避黑落德王的迫害,被迫流亡埃及。若瑟便起来,星夜带了婴孩和祂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他们留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玛二14-15)。人类历史本是一部移民史。
华尔街日报认为,该协议若达成意味着未来中国的主教都将是得到北京认可的人。对此,中梵关系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任延黎也认表示,此一方案代表大陆对于主教任命权仍可牢牢掌控。
跟随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若8:12)。我们若愿意受天主的光照,解除内心的昏聩,必须跟随耶稣,在生活中实践信仰,并遵从他的生活方式。
若没有与耶稣基督的这段友谊,一名神父难以培养告解圣事中所需的仁慈、一名父亲般的仁慈。
可想而知,若只有短暂的意义,那这意义又有何意义呢?若我们心中厌恶工作,也轻看工作,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咒诅,我们又如何去面对工作呢?
耶稣曾用一粒麦子的比喻预言过祂的死亡与复活,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十二24)。看,这事确实发生了:耶稣,天主播撒在地里的麦粒被世界的罪杀死。
圣经中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与天主有着特殊亲密的关系,比如古圣祖若瑟,他在许多方面都是最突出的,他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同耶稣基督惊人地相似。
其中包括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大公主义法令》,以及若望保禄二世一九九五年颁布的《愿他们合而为一》通谕,特别是这位波兰圣人于二零零三年颁布的《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
大舅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茶、谈天、畅怀,一切都那样清晰那样真实,仿若发生在昨天。直到现在,大舅的离开都仿佛一个梦,好不真实!他似乎从不曾离开,依然深刻地活在我们每个人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