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遗憾的是,疫情期间在媒体上我看到了一些华裔或者亚裔在美国受歧视的情况,我也听说了一些受歧视者的痛苦经验。
事实上,「献给天主的祈祷,以及对穷人和受苦者的关怀,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为在服务穷人时,上主降福我们,祈祷得以实现。关注穷人绝非易事,但这是把个人和社会生活导入正确方向的必要条件。
教宗方济各对此表明,生物多样性“是让我们能在地球上生存的宝藏”,无法估量的财富,“但我们的生产和经济模式却在摧毁这份财富,好似我们对它毫无兴趣”。
在“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的产前病变”,且又缺乏能改善这些儿童状况的治疗情况下,“在护理方案上不能以任何方式遗弃他们,而应陪伴他们”,直到自然死亡为止不中断给予食物和饮水。
方济各上前降福了棺柩,并用右手按在棺柩上默祷片刻。这是大公教会600年来首位现任教宗为其前任主持葬礼并亲自送别其前任的灵柩。2000多年教会史上,首现现任教宗参加前任的葬礼!
随着中国内地不少修道人相继在海外取得神哲学教授资格,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师资日渐成熟,担任神学教授多年的蔡惠民副主教表示,两地教会在培育及牧民处境上正经历「共议同行」的进程,即回溯初心,以回应社会的挑战与需要
我们从圣保禄开始,上一次我们讲到殉道圣人,他们用生命宣讲耶稣,直至为耶稣和祂的福音献出生命。
记:我注意到您对社会道德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并把它上升到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追求的高度来加以分析。您是否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水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某种趋向性?
中国的现代文明不仅要建立在“术”和“制”上,更要建立在终极的“道”的基础上。 近期读了两本让我耳目一新的好书,一是《先贤之信》,一是《黑白分明》。关于前者,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在灵修生命的途径上,没有比一个人沉醉于虚幻中更为可悲,因为生命的滋润是靠着人与现实生活及上天真理的关系而维持的。一个以虚幻来充实自己生命的人,将被困饿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