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通过三个方面默观天主的降生和显现:(1)以平凡显现的天主;(2)认出平凡的天主;(3)在平凡中愈显主荣。
在礼仪的历史中,有成长也有进步,但没有决裂。过去世代认为神圣的,还维持神圣,为我们也是伟大的,不能忽然完全受到禁止,或甚至被视为有害。
训道篇从人的智慧反省人生,发现人正走在涕泣之谷中,没有希望,没有前途,即使人一生努力拥有的,在死亡来临时,也只好撒手。
汤汉枢机在讲道中鼓励信徒效法圣嘉勒(又译佳兰St.Clare)的神贫精神,尤其在香港这个以金钱及物资享受挂帅的地方。他说圣女全心侍奉天主,与天主的关系犹如葡萄枝和葡萄树。
在《教会宪章》的分享中,强调了积极参与教会建设的重要性:教会是以天主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无论谁有这样那样的神恩,都是天主的光荣,作为个人不可以标榜、窃取天主的光荣。
这不仅是由于人害怕接受生前的惩罚或死后的审判,更重要的生而为人,不论对人生有多少欲求,一旦失去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希望和理想,一切欲求的满足在人生意义中便失去了价值。
我们做“避静”者,若不如此,就难以做到《大学》中所说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及“心毋妄思,意毋妄动,惟使我忆主爱主”的避静神益。
这是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接受意大利主教团媒体《未来报》记者斯塔法尼亚∙法拉斯卡的长篇采访中做出的权威性阐述。
基督来到世界上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中,祂的面容上是“穷人”的卑微。
教宗在伊拉克访问(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3月10日周三的例行公开接见活动中,重温他3月5日至8日在伊拉克散布友爱讯息的历史性牧灵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