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教宗谈到他的圣地朝圣之旅说:“访谒犹太人遭屠杀纪念堂,意味着面对人类罪过的残酷,面对意识形态的仇恨,这些残酷与仇恨毫无理由地置数百万生灵于死亡深渊,并藉以把天主从世界上赶出去。
让我们一起以客观、诚实的态度,回顾这段时期的人类历史,来看这世界因耶稣降生而带来的改变。因著耶稣的降世为人,两千年来,人类历史有了极大的改变。
教宗说:“面对必然结局的恐惧,尤其是在企图抹煞人类死亡的现实和经验的文化中,四旬期的礼仪一方面提醒我们死亡这个现实,邀请我们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推动我们迎接基督信仰对死亡的新观点。”
他们开始懂得,死亡时刻威胁着每个人,人类唯一合乎理性的做法,就是在团结和友爱中度过有生之年的每一分钟。他们也开始懂得,疾病不应该把人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
教宗在弥撒中为欧洲的良知呼吁说:不可能向天主敬礼却不保护作为天主子女的人类,也不可能服务人类却不问谁是他们的父亲,并答复有关他的问题。
本来天主赋予人类一个极良好的生存环境,但人类却因着私欲私利,随心所欲地进行破坏,肆意违反生态规律,这种人为破坏的危害、恶果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剧烈。
教宗在讯息中指出,疫情有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痛苦和脆弱的形像,所有为拉丁美洲创造希望的人都应为防控疫情行动作出贡献。
东京上智大学在教宗到访一周年之际举办线上研讨会,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移民与难民事务处副秘书长切尔尼枢机在会上发言。(梵蒂冈新闻网)在疫情后的世界中,青年应当成为塑造社会的中心角色。
教宗指出,人类与天主的目光有所不同。人类看高不看低,被华而不实的外表所迷惑。相反地,天主看人的内心,一如祂对玛利亚所做的那样。「今天,仰望着升天的圣母玛利亚,我们可以说,卑微是通往天国的道路。
这真福就是人类存在的目标,以及人类行为的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