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朋友读过一段时间的教会报刊后,自然会被吸引来教堂,在拜访答谢时,会和我讨论信仰。”在通过随后的跟进探访、宣讲和举办慕道班以及驱魔等爱德见证活动后,一批批教外朋友在金神父手中领洗皈依基督。
于是遇主日,一有时间我就跑进教堂,不是为慕道,而是因为她们的歌声吸引了我,特别是那些抒情歌曲,我唱后就心情舒畅!渐渐地我能背圣号经、信经、天主经、圣三光荣颂、圣母经等经文。
手机里忽然传来两条短信,是河南的一位教友李平(41岁,受洗十六年左右),在汉沽石化打工,前几天经张会长介绍刚联系上的,还未曾见过面,约好了主日天我带她去教堂的。
北京的大小教堂在当年的五月共同为利玛窦神父举行了纪念大礼弥撒——因为利玛窦神父是南堂的第一位主任司铎,在弥撒后神父带领教友们围绕着利玛窦塑像游行一周。
因为是教会礼仪中重要的日子,因此坛山、榆底、马村等各村的教友都按时到花林教堂参与本日的礼仪。坛山离花林虽然只有十里左右的路程,但是没有开通公交车,有私家车的更是有限。
有无去教堂?念经与否?
堂内十分宽敞,分为五殿,十六世纪装修的天花板异彩辉煌,哥斯玛特斯克式地板华丽考究,主殿每个柱子间的大壁龛内是使徒们的塑像,教堂内有数不胜数的珍贵艺术作品,墙壁上的哥特式圣体柜由迪斯特凡制作于十四世纪,柜中安放着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的雕像及颅骨
传教士东来者益众,而且聪明通达,不求利禄,专职传教;第二,他们的著作向华人传播了新知识,备受欢迎;第三,利玛窦来华后,中国才有了天主教徒「公然夜聚晓散,一如白莲(教)」,表明那时天主教徒拂晓起床,前往教堂或用作教堂的地方一起祈祷
1934年震旦大学建起一座教堂,与震旦博物院对面相望。教堂南面的空地为运动场,运动场南边的大礼堂建于1928年,靠近吕班路。震旦曾计划利用礼堂周围的场地建造长度为450英尺的大学生楼。
比如说一个神父在教堂里面讲道理,他一次不可能讲许多,一次讲道可能也就是十几分钟,教友们听是听到了,但听了以后,他出了教堂的大门口,可能一天、两天他还记得,但过了三天、四天或五天就可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