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治疗,正如《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信函中正确地指出,当似乎无法治愈病患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事情要做,就是要关怀并陪伴临终患者的人性尊严,及尽力减轻他们所受的痛苦。”
委员会成员得知教宗住院接受手术的消息时极其痛苦,现在他们说,手术成功的消息令人感到欣慰,并向那些“照顾教宗的人”表示感谢。
神学不可沦为人造天堂,绕开现世的矛盾,而应触及兄弟姐妹的困惑、痛苦及希望,不管他们是否有信仰,却都是同一旅程上的伙伴。
教宗在讯息中指出,媒体很少谈到公司倒闭的企业家的困境和痛苦。然而,诚如《约伯传》所教导的,成功并非“德行与美善的同义词”,不幸事件也不是罪过的同义词。正直公义的人也会遭遇不幸。
七苦山得名 “圣子高悬十字架上,痛苦之母站立其旁。” 9月14日是“光荣十字圣架”节,说起十字圣架的敬礼是和圣妇海伦娜分不开的。
这要经由牧灵上的痛苦,它是仁慈的一种表达。那么,牧灵上的痛苦又意味着什么?教宗说,它就是为人受苦和与人一同受苦,如同父亲和母亲为儿女受苦那样,并心怀焦虑。
为了让我们特别重视超性爱德的实践,主耶稣曾在公审判的训谕中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他在日后审判时所厘定的赏罚标准,就是对自己身边兄弟姊妹的态度,究竟是对他们的痛苦灾难表示同情怜悯关爱?或是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可是她却放弃了生活的享受,到战场上,冒着生命的危险,忍受生活的痛苦,为伤残痛苦的士兵服务。南丁格尔照顾、安慰他们。在当时的保守社会,一位千金小姐,有这样大的奉献精神,真叫人不可思议。
然而新的痛苦再次袭来。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孩子又染上了乙肝,这使我不知所措,痛苦的几近崩溃。人往往在痛苦无助中就有一种寻觅,因工作关系和天主的引荐,我认识了几位修女。
我们能否走出这痛苦与死亡的漩涡?我们能否再次学会踏上和平的道路?教宗肯定地回答说:在天主的帮助下,在和平之后圣母玛利亚的注视下,一切皆有可能!教宗接续说:我的基督信仰推动我去凝视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