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1924年法国奥运和体育全国委员会的公告所写,这“既不是弥撒,也不是降福,更没有司铎站在祭台上,它丝毫没有天主教礼仪的特征,只不过是一些优美的歌曲、一个美丽的背景、几句不带宗教色彩的欢迎词”。
⾳乐会由澳门嘤鸣合唱团演出,王嘉祺女士指挥、沈颖瑶女士伴奏,献唱多首圣乐歌曲,让大家回到林乐培⼤师少年时代,向这位今年一月蒙主恩召的杰出的音乐家致以崇高敬意。
在这欢乐的时刻,家族中的年轻人纷纷一展歌喉,为老人们献上一首首动听的歌曲。
唱经班韩淑荣姊妹带来的歌曲《孝敬爹和妈》把此处活动推向了高潮,教会把孝敬父母作为天主十诫之一,要求教友们好好孝顺父母。
永定堂伯多禄合唱团以悠扬的拉丁文歌曲《又圣母经》(SalveRegina)和庄重肃穆的《欢呼颂》(Sanctus)结束了本次圣乐分享的全部内容。
最近几年,台湾圣乐的本地化上,李振邦神父(已去世)、刘志明神父创作了很多符合礼仪精神本位化的歌曲,他们不只在圣乐上专、精,也不只是懂得文化,他们更是懂得礼仪,所以,这些歌曲都非常适合在礼仪中应用。
彭嵩寿神父创作了多首新圣歌,主要音乐作品有:《鄂尔多斯南部民歌集》(1912年)、《鄂尔多斯的蒙古音乐》(1915年),以及在他的著作《鄂尔多斯地区》(1932年)中对蒙古歌曲的研究。
就拿舞蹈来说,教会的一些歌曲完全可以做背景音乐,只是我们没有用心筛选罢了,何苦要从社会上照搬过来呢,要知道很多前来观礼的教外人士并不是不看电视不用网络的,借用一个教外人士的话,那就是:大老远来看你们演节目
他们深信:工作没意思,挣钱没意思,家庭没意思,夫妻感情没意思,子女没意思……只有天天聚会交通,吃喝神话,唱信神歌曲,听人讲道最有意思。
歌咏团:负责弥撒中的歌曲部分,每个主日弥撒前练习弥撒中的歌曲。在对外探访老人院和临终关怀以及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该成员亦带领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