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复活更是穷人、边缘人士,以及在当代社会受到各种奴役者的佳节!此外,十字架也对权势者、强大的人,以及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必胜无疑者带来讯息。这讯息乃是爱和救恩,提醒他们,最终他们与每个人的命运一样。
当代佛教已经将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当作其重要或主要的弘法利生之工作之一。道教的社会主体性观念与佛教比较相近,但是相较于佛教在观念形态上要落后一些。
神学研究的方向可以也必须是「神学的五旬节」,让当代男女能「以自己的语言」进行基督信仰的省思,回应他们对圆满生命的渴求。
教宗说,“忘记根基不仅对原住民,也对当代文化是一场悲剧”,因为我们如今失去了在思考、感受和行动之间的和谐。我们也必须“在温柔和爱抚的能力上”下功夫,这个能力使我们在和谐中生活,回归于人类生态环境。
此外,有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精密程度,以及当代在医疗分配上之复杂性,能够把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削弱为纯粹技术性的和非人化的关系。
这个倡议旨在敦促众人「聆听当代意义深远的疑问」,首先是「年轻世代对社会不公、侵犯人权和非自愿移民」等现象提出的问题。面对这种种的不义,「大学不能充耳不闻」。教宗赞许天主教圣心大学的「国际合作计划」。
教会内的奉献生活是教会历史中一群闪闪发光的明星:脱俗的古老隐修、苦修会,近代和现代到天涯海角的传教修会,以及当代各式各样的男女奉献团体,他们都被福音的“共同精神”贯穿在一起。
而这种为了福音的广传而付出的艰辛更使当代的青年人震惊与佩服!……青年们感触万分,坚信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傍晚,随着袅袅炊烟的升起,“走进耶稣大型文艺晚会”在人们的期待中也完全奉献给我们可爱的好天主。
而在当代,拒绝天主的形式或许更为诡诈和危险:从干脆地拒绝天主到一切不在乎,无所谓;从主张科学至上的无神论到把耶稣基督当作一个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的人物来介绍。
加尔各答的真福德肋撒修女难道不是我们当代一位令人难忘的福音真正喜乐的见证吗?她每天与贫穷、与恶劣的生活环境、与死人相处。她的心灵尝过信德黑夜的考验,但她仍然把天主的微笑送给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