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将来你会为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后悔吗?你是否想过,30年之后,你会说些什么呢?我有一位好朋友,50多岁了,他曾向我说:“神父,如果30年前我能有现在的认识,我说啥也不会结婚,一定要去当神父的。”
虽然根据定义,希望指的是将来,但为圣经来说,它却扎根于现在,扎根于天主的今天。
另一种解释则主张,正确的翻译应当是“为了将来的食粮”,即为了以后的日子。不过祈求接受明天的食物,好像没有宗徒们在主的光照中生存的那番意思。
老姆姆的呻吟叹息声和房间的异味,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是人皆老,情形不同,老姆姆的现在或许就是我的将来,谁会嫌自己麻烦呢?老姆姆如孩童般谦小的精神,令人感动。她会大声说:“我错了。”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内的爱相隔绝。”
(罗1:16)保禄写信给弟茂德说:“我在上主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至于圣公会皈依天主教的修生,莱瓦达枢机主教向新闻界说:“即使特别主教区将来也可能设立自己的修院,好让他们在圣公会遗产内接收特殊需要的培育,未来特别主教区的修生将和天主教修生一同接受培训”。
我尤其看到他们以极谦逊的心解读过去的年代,解读所犯的错误,这为忠诚地制定将来的计划是重要的。
因当时尚幼稚而单纯,我自己也只向小耶稣祈求“学业进步,能有好的成绩,将来继续深造。”却并未考虑到如何寻求天主的更大光荣和人灵的神益。如今回忆起来确实也有难言的遗憾。
教宗这样说:“耶稣在约旦河边表现出非常的谦逊,令我们回想到躺在马槽中的圣婴如何的贫穷和简朴,这预示了将来他在尘世生活即将结束前为门徒洗脚和忍受恐怖十字架苦刑时所怀的谦逊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