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哀伤是很正常的,不要把情绪压到心里,而要说出来……”发生余震时孩子们受到惊吓紧紧地抱在一起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丽芳终于缓缓说:“当时我感到很害怕、无助和焦虑。”
他鼓励信众在四旬期腾出时间来静默朝拜,听从上主在我们生活中发出的声音,不要害怕「脱去世俗的外衣,回到内心、回归本质」。在讲道的结尾,教宗说:「我们要承认我们的所是,即:天主钟爱的尘土。」
我心里一直担心、害怕,因为我从小就胆子小,还晕血。
天主的人不会害怕。教宗表示,走近他人意味着对话。对话很重要,但是对话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自己的身份,这是对话的出发点;其次是对他人的同理心。
不要害怕:害怕有损于开放。可是,教宗提醒主教们基督信徒的身份面临3大诱惑。首先是相对主义的流沙,使人混乱和令人绝望的流沙。
除了炉子的所在,四面都是很薄的隔扇,那人关了门,就从裤的后袋中拿出一枝手枪说:“不用害怕,我无意害你,但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昨晚所说的道理,是真的么?是你自己所深信的么?”
接着,教宗谈了从信仰来看人的痛苦,他说,十字架令人害怕,就像曾令耶稣基督害怕、焦虑一样,但并不因为要幸福而必须将它排除。相反的,十字架是对生命说“是”。
我们甚至不敢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徒身份,不敢宣讲主的福音,害怕受到外人的歧视等等,也正是这些“害怕”让我们失去了“盐”的咸味。
当时,门徒害怕犹太人,「门户都关着」(参阅:若廿19)。教宗指出,「我们深知这一切!大家亲耳听见数字和比例逐日攀升,亲手触摸我们子民的痛苦。
他们进入云彩时,门徒就害怕起来。”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理应知道,云彩象征着天主的临在,正如旧约中多处记载(例如:红海、西乃山)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