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介绍,台南市盐水区的这座教堂,有专人对它定期保养,使堂内的各种绘画以及雕塑圣像等物件上的颜色始终保持如初,使前来朝圣者对这座很有特色的中式教堂称赞不已。
房内只有寂静,母亲的念珠、经本还放在窗台上,墙上仍可见原圣像的痕迹,像下是母亲祈祷的地方,然而母亲却不在那里祈祷了。走到院子,往西北角瞅,太阳暖洋洋地照在母亲读经文、晒太阳的地方。
在有的人家,为拜马槽的少年们准备点心或者巧克力等糖果,有的人家准备了非常精美的圣像,有许多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等的作品,如“西斯廷圣母像”、米开朗基罗的“痛苦圣母像”等等。
堂区的各个活动小组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圣物组妥善经营,进回了各类教会光盘,圣像、圣牌、圣经等圣物,供教友们选购;板报组工作认真负责,板报由原来的一年四期改为现在的一月一期,人员也由原来的两人增加到现在的四人
生命需要活出来这段必须经历及折磨人的时间却成了一段圆满实现的过程,达尼拉修女在这段时间里透过制作圣像和复活蜡烛,投身于艺术、新闻活动以及在教区的社会传播办公室的工作。她还写了一本书,名为《停下来吧!》
每到一处就送圣经、送歌本、送圣像、送念珠,碰到贫困家庭,神父就买小米、面粉等让教友送去,还千叮万嘱不让说是神父给买的。
从表面看,家里圣像挂的满屋都是,公婆每主日也都参与弥撒。随着儿子的出生,琼成了这个家庭的全职保姆,吃饭时大伯一家小姑一家还有七姑八大姨都来了,吃完一抹嘴走人,给琼留下的是盆天碗地。
主教异常激动,恭恭敬敬地将圣像安置在院中。
殡仪馆还为母亲免费印发了印有经文的圣像作为纪念。这一切,都是主与我们同在的见证。4月28日,我和父亲、丈夫、孩子来到芝加哥,很顺利找到一家十分满意而景致优美的天主教墓园,于5月1日将母亲安葬于此。
最后,巫神父将我们带到一个能与圣佳兰修会几位修女近距离交流的房间,让我们领受了修女们的盛情款待,吃上修女们亲手制作的美味饮料,接受她们送上漂亮的圣像、还十分高兴为我们的所有意向祈祷,而修女们的唯一要求是要我们多念玫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