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处就送圣经、送歌本、送圣像、送念珠,碰到贫困家庭,神父就买小米、面粉等让教友送去,还千叮万嘱不让说是神父给买的。
由于住宿条件紧张,几个人没能分到客房床位,为了把床位让给他人,很多人就不声不响地走进教堂,靠近圣像旁边,念念有词地席地睡下。旅程中,大家总是表现出相互的谦敬和关心。帮助病者、互相提携东西。
神父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还送我们圣母怀抱耶稣的圣像,让我们带回中国。为了表示感谢,杨老师把自己珍藏的一副丝质的佘山圣母像,回赠给神父,神父非常感谢。临走我们跪下来,神父画了十字降福我们,我们才离去。
它的来历是这样的:1606年,三位渔夫在群岛东北部的尼佩湾水域上发现了漂浮在海上的一尊木制小圣像,上面写着:我是仁爱童贞女。后来,这尊圣像被带到科夫雷铜矿,1684年在这里建成第一所朝圣堂。
教堂里面有两幅以耶稣复活纳因寡妇儿子为主题的圣像,祭台四周的地面上以及祭台上放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照片,都是朝圣者将他们的已故亲人,或患病者的照片带来,为他们祈祷并且留在了圣地。
在有的人家,为拜马槽的少年们准备点心或者巧克力等糖果,有的人家准备了非常精美的圣像,有许多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等的作品,如“西斯廷圣母像”、米开朗基罗的“痛苦圣母像”等等。
19.家庭宗教装饰:有些公教家庭供奉十字架、圣像、圣经等,目的也是为提醒自己,要以公教精神兴家立业。动作标记1.覆手:祝圣,祝福,赋予圣神之恩。
房内只有寂静,母亲的念珠、经本还放在窗台上,墙上仍可见原圣像的痕迹,像下是母亲祈祷的地方,然而母亲却不在那里祈祷了。走到院子,往西北角瞅,太阳暖洋洋地照在母亲读经文、晒太阳的地方。
9:30游行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电动车方队,其次是吊炉,十字架,蜡烛,本堂主保天神圣弥额尔圣像,之后是修女方队,方济在俗第三会方队,神父方队,后面是教区党主教,最后是锣鼓队。
第二天小两口拿着那位传道员送给他们的《圣经》、圣像以及念珠等,悉数奉还,并说了缘由,临出门前抛下了一句话:在天主堂里看不见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