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生活不再苦难,并非创伤已然弥合,一切都是神秘的水源,而以永恒之爱的光照,而成为啜饮之美酒。结束时,所有人都用各自的语言大声颂念出天主经,巍为惊叹。
今天,人类大家庭深深受到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更受到伦理道德和战争创伤的打击,教会本着分享和忠于人的作风,重复牧人的话说:我们且往白冷去,在那里我们将找到我们的希望”。
由于爱,天主可能让我们走上艰难的道路,经受创伤和痛苦,但祂绝不会舍弃我们。祂将永远与我们同在,陪伴在我们身旁和内心深处。对有信仰者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希望,更是一个肯定。天主与我同在。
这些有童年创伤的儿童「会出现焦虑、自卑以及暴力倾向。他们的处境很难令人接受。我们试图带领他们进行全面增长的内心旅程。我们能够逐渐注意到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明,在圣母玛利亚的胎中怀有人类的历史和教会的未来,怀有那些为保护自己的婴儿而放弃一切的母亲的经历,以及身体得不到尊重的妇女的创伤。教宗指出,救恩的到来是藉著一个女人的身体。
“唯有天主能做到,我们是因祂的创伤而获得了痊愈(参阅伯前二24),由于祂的死亡,我们获得了重生。幸赖祂的十字架,再也没有人会在死亡的黑暗中孤独行走。”
复活主的伤痕是祂爱我们的无法消除的印记,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罪的铁钉、没有一个生命的创伤、没有一个对过去的悔恨能阻挡祂对我们施予的慈悲。”福音上说,门徒们不仅害怕,也心绪不安,充满疑惑。
最后,教宗祈求恩典,使我们都能相信“有了天主,事情就真的能改变”,因为“祂消除我们的恐惧,治愈我们的创伤,‘使干地化为喷泉’(依四十一18)”。我们也要祈求望德的恩典,因为它“激发信德,唤起爱德”。
天主圣言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师,耶稣可以治愈心灵的任何创伤。认识耶稣,走耶稣的道路就可以获得一个永远喜乐、平安的人生。
在有仇恨和分裂的世界上传播基督信仰的预言在这四旬期,我们必须“注视十字架”,并以基督为根基,祂以宽恕和爱治愈人的创伤。教宗表示,“我们有义务全心全灵地为众人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