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这是一种效率主义的诱惑,认为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没有颠簸,以及议事日程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教会就运行良好。教宗说,主耶稣可不是如此行事,祂没有从天上给门徒们送来一个答案,而是派遣了圣神。
背景中那些山丘、小溪和羊群,代表整个受造界参与默西亚降临的庆典;天使和彗星为标记,引导“我们踏上旅程,前去洞穴朝拜上主”;牧童体现“最卑微贫困的人懂得接纳道成肉身的事件”;大圣若瑟和圣母玛利全心全意遵奉天主的旨意
莱库修女表示,她的这一选择也是受到殉道真福伯多禄·克拉弗里(PierreClaverie)主教的影响,他在被杀害前不久曾写道,若不站在十字架下,教会就不能称为教会,因为若没有十字架,教会就是一种尘世的幻觉
若我们照料造物主赐给我们的财物,若我们把所拥有的财物归为公用,让人人无所匮乏,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激发希望,让世界变得更健康、更公平」。事实上,全球疫情加剧了各种不平等。
一无所惧,宁受剧痛虐死,毫不违背圣教;不以命害仁,而求仁舍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明证教理之真,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尽显信爱至诚;以言以行,为基督福音作证;这些各有千秋的丰功伟德,无一不是由坚若磐石的信德和坚定不移的望德所策动所激励
《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肯定了这一点,即望德绝不叫人失望。因此,教宗引用福音,解释说:「『凡父交给我的,必到我这里来。』这是望德的终向,也就是走向耶稣。『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
若要使这份努力影响深远,就必须改变生活型态、生产制造和消费的模型,以及当今主导社会的权力架构」。少了这点,便会徒劳无功。继续拖延某些议题,会导致我们无法承担的后果。
关于全球疫情危机的省思,「警惕我们切莫以往昔和今日的丑闻来仓促判断教会」;我们「不可把危机和冲突相混淆」,因为「前者普遍带来积极结果,后者总是制造对立」;因此我们要学会「谦卑地说,危机时刻乃是圣神的良机」,因为「谁若不在福音的光照下看待危机
教宗说:“从现在开始,我邀请所有人加入这一年将要推广的倡议,我们将这一道路及世界各地的家庭交托给纳匝肋的圣家,尤其是道德高尚的丈夫及父亲圣若瑟。”
从1919年至今,共有6位教宗在梵蒂冈接见了美国总统,他们是:本笃十五世、若望廿三世、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以及方济各。最后3位也曾在美国国土内,与美国领导人举行过正式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