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麻洛周边有6个教堂,那儿的教友都非常热情,每到一个堂口,教友们都热情接待,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自然。他们的信仰生活都过得非常充实,祈祷从不间断。
他们与圣马尔谷堂区成员一起照顾双胞胎:若望和保禄。
1958年3月8日,在上涧子堂从李伯渔主教手中领受铎职;1959年调任武功北营会口本堂;之后,受到错误对待,在西安砖场劳动改造时落下终身残疾;1979年12月8日,平反后返回教区;1980年在鄠邑区服务
2015年的复活节,我与一位神父和一位弟兄被派往吉林长春堡堂区服务。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堂区,原来这里在去年才刚刚落成一座新教堂。于是,我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来准备三日庆期的资料,尤其是关于讲道理的部分。
最后医生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劝父母把我接回了家。父亲不忍心看我奄奄一息,求亲告友,筹钱要带我去山东德州医院。母亲几近绝望,唉!咱哪也不去了,我去仉王找神医吧!
其中一个无价的价值观,是孩童们在团结家庭内享有的宁静和安全感。本笃教宗回忆说:「我们家人时常一同旅游、行走。我们住在一座森林附近,这样一来在森林里行走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有远足和游戏等等。
父母有责任养家,子女也有责任兴家,所以子女会以读书为自己的责任,界线分得很清楚,在学校遇到问题就要自己去面对,不用父母担心,有疑难也会亲自找老师请教,不用事事由父母出头。
昨天在姐姐家听了一个见证,一主内弟兄得了骨癌却在天主的恩宠中奇迹般痊愈。这个兄弟为了感谢主恩现在到处为主做见证。
耶稣告诫人:不要使父的家沦为商场,教人想起圣咏第六十九篇10节的记载:「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
再说那位90多岁的老人,有三儿两女,把他们拉扯大真是不容易,因为她的丈夫是个赌徒,可以说是她一个人独拳打虎硬是把这个家撑了下来,孩子们都在她的操持下成了家。这个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晚年却过得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