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参与及使命教宗重申了他于2021年10月开启的同道偕行进程。在这进程中,教会聆听圣神的声音,蒙召“看清自身的经验,并认出为活出共融、实现参与和促进耶稣基督赋予她的使命所要迈出的步伐”。
1966年9月,他进入伊利诺伊州格伦艾琳的玛利诺学院,于1969年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作为一名修士,他曾在台湾接受海外培训。
教宗于早晨7:30分乘飞机从马尼拉出发,经过1小时15分钟的飞行来到莱特岛的独鲁万城,那里属于帕洛总主教区。
七号天主堂举行了隆重的感恩圣祭,本堂神父柳建林在讲道中希望教友们要懂得感恩、谦卑,谨遵主的训导,效法主耶稣,彼此相爱,彼此包容、彼此服务,在生活中为主作证。
《出谷纪》第十一章问答主题:第十灾的警告问1:上主为何要再降最后一种灾祸?答:因为法郎在前九灾之后仍然心硬,不肯释放以色列人。上主宣告,这第十灾将迫使法郎不仅释放百姓,甚至“驱逐”他们离开埃及。
有些人曾对我们说,订立这些礼法主要是为活着的人,而非为死人;即是说,那是为了教导子孙和无知的人,孝敬仍然在世的父母。
[9]一些青年爱国僧人更为激昂,他们坚定地认为,以沸腾的热血清洗国族的耻辱,于情理上实属应分,并与佛戒不相违背[10]。
已故的于神父确实是一位具有基督精神,甘为基督做证的好司铎。于神父俗名于贵生,圣名保禄,1925年生于山西省潞安府(今长治市)马厂村。
特别是对度独身生活的修道人,更是最可信赖的主保和陪伴者。若瑟还是一位工人,他亲历工作的艰辛,也经历持家的不易,所以他更是工人和家庭的主保。
第二任主教韩默理(Hamer)1900年去逝于托城(内蒙古托克托旗)。第三任主教闵玉清(Beimtn)1915年2月16日去逝于缸房营子(可能在现呼和浩特南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