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活动的目标)1、在堂区内形成“一人一班”的信仰学习的“文化”——每人要有一个信仰小团体作为归属。2、掀起堂区性的读经运动——达到每人“一天一章”圣经,做为必修的“神业”。
打好信仰的基础信仰如同建造房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耶稣在山中圣训结束时说:那些听天主话又实行的人,就是把信仰的大厦建造在磐石上,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倒塌。
教宗接见的第二个团体是来自德国北部的斯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州州长彼得‧哈里‧卡斯滕森所率领的祝寿团。
神父感谢天主对堂区的照顾与降福,感谢各个团体的服务与工作,感谢教友们对堂区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弥撒后,全体教友向天主辞旧岁,以中华民族最隆重的礼节-三拜九叩之礼感谢主恩。
活动假黄大仙圣云先小堂举行,弥撒前的分享聚会鼓励信徒关爱受造物,讲者之一、去年波兰普世青年节参加者李家欣期望教会团体于大型活动中避免使用即弃产品,以抗衡即弃文化,爱惜大地。
信仰与理性彼此的和谐意味着天主并不远离我们,而是接近每个人,不只接近每个人的心,也接近他们的理性。整部福音难道不就是对唯一爱德训导的高度概括吗?四旬期中的布施,也就成了深化我们基督信徒圣召的工具。
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
触目所及的问题是,由于年轻人远离家乡,农村的教会几乎变成了六一、三八和九九,这老的老少的少,为照顾本来就分散的教友团体给司铎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所以我更知道,大家都有一颗爱主的真诚信仰之心,知道爱最小的兄弟就是爱耶稣;也知道大家意识到这是代表我们东河天主教会,更好的说代表我们天主教会的团体在行动。
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若我们的信仰旅程并不通往慈悲,就是走错路了,因为「慈悲是每个灵修旅程真正且唯一的目的地」,「怜悯是爱德最甜美的果实」(参阅:《天主教教理》,1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