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多次提到大博尔山,并认为这是一座神圣的山和崇拜的地方,它历来是宗教中心(参见:撒上10:3;申33:18-19;咏5:1)。圣咏的作者吟唱道:大博尔,赫尔孟因你而欢畅(咏89:13)。
(若三16)这段圣经金句综合了天主的整个救恩计划。天主不但因为爱而造生人类,且在人类犯罪后,仍无条件地深爱我们。因此,祂打发了祂的独生子主耶稣降来人间,并彻底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拯救普世人类。
(若19:37)这是今年四旬期要反省的圣经主题。四旬期是学习与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爱徒若望一起亲近耶稣的好时期,而耶稣在十字架上完成了祂为全人类的牺牲(参若19:25)。
简单来说,只要是一句圣经章节,也足以反映有深度的思想,令参与交谈的人进而培育自己的内在生命。各地宗教及传统都认同退省和静默的价值:既能助人重新发现自我,也能同时发现生命的真谛。
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国梦的号召和论述,让我想到了许多关于做梦的圣经人物和故事—— 《创世纪〉28:12-19记载说依撒格的次子雅各伯做了一个梦,看见一个梯子直立在地上,梯顶与天相接
原来《圣经》记载,当基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除了基督,左右还有两个十字架,钉着两个盗贼。他们被钉上十字架后,有一个侮辱耶稣说:你不是默西亚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
大学教材里有许多宗教内容,这才正式接触到宗教,才知道了《圣经》故事。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大学生都对宗教感兴趣,说白了,就是新鲜。
这一时期,学习圣经成为教会上下的普遍认识,圣经及相关书籍的热销,从侧面可以看到牧灵方向的改变以及教友对真理追求的渴望。
我们的作品不能像圣经上说的那样,有的人精于教导许多人,但为他自己,却一无是处。
圣经旧约智慧篇描述了以色列出埃及那一晚,夜里充满了静默。静默也被使用于耶稣出生当晚的仪式:万籁俱寂,黑夜已奔驰一半路程时,你全能的圣言,由天上的王座,如无情的战士,降到这应毁灭的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