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礼仪始终是从世界召叫、在世界内重新开始从而见证所体验到的:天主圣言的救赎力量、基督逾越奥迹的救赎力量。所有与复活上主相遇了的人,都感到了向他人宣讲的需要,就象厄玛乌的两位门徒那样。
作为一位牧者,我们蒙召在此进程中陪伴我们所服务的团体,同时以祈祷、分辨以及使徒的热情,确保我们的服务切合传教的共议性的教会的需要。这挑战,就在教宗、主教和罗马教廷眼前,但身为堂区司铎你们也要面对。
1、天父爱人的模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蒙天主召选以天父的圣爱去爱护当代的人,大圣若瑟就是人类中最完善的一位天父爱人的模范。
耶稣来到湖边,召叫伯多禄和其他首批门徒像祂那样成为“渔人的渔夫”;祂复活后,现在应由他们来推进这项使命,不断地再次撒网,在世界的困境中浮现福音的希望,在生命的海洋中航行,使众生在天主的怀抱中相会。
在人类的历史上,天主在不同的民族和人群中召叫先知和大德大贤启迪人们实践正义,回归正道,追求永生。在中华文化中,天主启示人们追求至善(《大学》),以完成天命(《中庸》)。
圣经为我们举出一些例子,说明许多男女是在晚年时蒙天主召叫参与祂的救恩计划。我们想到亚巴郎与撒辣,年事已高,对天主许诺他们有子嗣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子孙,似乎使他们对未来不再有任何盼望。
于是,芥子开始逐渐增多,吴渔山、马相伯、徐宗泽……这些芥子生根发芽了。今天,相对于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上海来说,仅仅只有十四万信徒的天主教,还只是一粒小小的芥子。
徐王杨村打火机厂发生爆炸,本堂神父在主日讲道中号召教友奉献爱心,发动教友捐款,马上凑了1300元。
正如徐锦尧神父论及宗教间关系:肯定自己尊重别人,学习别人丰富自己。中国传统各大宗教都有极为身后之事,佛道教都有超度亡者的法事、道场,让深受此二教影响的普通中国百姓习以为常。
徐主教在讲道中指出:当我们真正地为弟兄姐妹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将会充满喜乐。会议虽然闭幕了,但我们的生活永远没有闭幕,永远是行动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