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然有赖信仰小团体和礼仪,支持我们学习和实践如何成为共议同行的子民。要广泛培育大家认识最近世界主教代表会议所采纳“在圣神内交谈”的方式,它会帮助建立一个聆听和分享的群体。
殷铎泽神父曾在中国担任耶稣会士和传教士;是在天主教本地化“礼仪之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人物之一;通过对有关作品以及孔子著作介绍的翻译,他在中国与欧洲思想之间起到了媒介作用;为培养中国耶稣会士,他创建并领导了年轻的本地初学生培育工作
在瓦斯泰纳隐修院的圣堂中,男女隐修会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祈祷念大日课,但在圣堂中共同参与礼仪圣事。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牧灵服务:聆听、祈祷和交谈。
回应天主无限的爱教宗接着提到一些去实际践行天主之爱的男女的典范:首先是圣母玛利亚,当天教会礼仪刚好纪念圣母玛利亚圣名。
他说,相信第一次来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蒙古族天主教徒聚集区参与礼仪的兄弟姐们,已经感受到了这里民族团结的浓重气氛。
其礼仪引导我们生活在自我更新和迈向自由的信仰陶成中;四旬期的准备是庆祝主的死亡和复活的前驱;四旬期的悔改能让我们走进主的圣言,活出新我、改变心灵,与主心心相印;四旬期的修和逐进我们与天主及人的友好往来,
每到过瞻礼时,他都会带领古城营堂区的团体(唱经班、管乐队、辅祭)来助兴,营造节日的氛围,让新教友感受节日的礼仪,加深信仰的体验。
一如当年上帝圣子因圣神及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降生于世,如今他也因圣神而降临于祭台,在礼仪中,集中体现圣神圣化的就是呼求至圣之神降临于祭品,使之变化为基督圣体尊血的“呼求词(Epiklesis)”。
为了调动起教友们进堂的积极性,他首先以带领教友们学圣歌开始,很多爱好音乐的教友们借着学习圣歌对进教堂有了热情,对堂里的事情也有了积极主动的精神,打破了堂区以往的沉寂气氛,活跃了弥撒中的礼仪氛围。
今年暑期在主教座堂做弥撒,弥撒后有一位中年教友走上前来和我搭讪并有礼貌地向我询问了一个礼仪神学问题,他问道:参与不同神父主祭的弥撒时,发现在降福经文上显然有所不同,有些神父画十字圣号并降福众信友说:&ls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