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圣者的队伍里,有老人、孩子,也有妇女和青年人,很多人边走边气喘吁吁地念颂经文。
但是在中国,青年人既非真正享受此世,也无对超性之愿景,每个人都觉得生活不符合自己的希望,却又难产生信任的力量。究竟那个被丧失掉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丧失的是一颗诗意之心。而原因却是多种多样。
由于青年人血气方刚,加上社会的风俗影响,所以未婚就发生性行为在今日很普遍。其实,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有害行为,一旦发生,只能导致双方都受伤害,尤其女方。
当时达米盎祈祷小组的几位青年人热情高涨,他们愿意为教会福传事业尽其所能,所以在“信德”的启发下,在张良神父的大力支持下,于传教节那天正式发行了。
我们国内的老一代神长与青年人,包括普通教友们在内都感受到了时代的挑战,嗅到了梵二的时代气息。
在这个营地藉着分享和写信的方式,获得了疏导和治愈,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迷茫的地方,现在清晰了,这个成长营对青年人感觉太好了。
教会忧虑这些趋势对青年人的影响。“科学和信仰必须成为关爱年轻一代的盟友,确保他们接受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新的数字化语言所带来的挑战中,能度圆满而真实的人类生活”。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79年3月21日在圣伯多禄广场对青年人讲话时强调了这一点:“守斋是一个像征,它是一个标志,是一种严肃而振奋的呼召去接受或做出弃舍。
建一间福传活动中心,引领教外人尤其是青年人认识我们的天主教会,这是他多年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携手帮他一把,共同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福传事业奉献一份爱心。求主降福我们!
(宗徒大事录1:8)这个主题,是青年人生活的方向。今天的世界充斥了死亡文化,如吸毒、酗酒、性滥交、颓废等思想,荼毒青年们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