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乡村为主,教友素质普遍低下,神职人员缺乏的教区,某些主教和负责人会问,既然神职人员缺乏,为何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培养博士?再说,即使培养成,又有何用?
所以,政府要做的事情主要是这个,而我们具体跟儿童直接打交道这些机构和个人,我们要说的是有品质保障,要孩子通过我们的服务在整个的服务过程中是要有尊严地去接受我们的服务,来实现它的潜能发挥,包括有服务人员的素质的保障
我想教会不是没有传教的意识,而是还缺少传教的行动,我们应该先培养一批传道员,让他们平时在教堂搞接待工作,专门接待教外朋友,回答他们提出来的问题,给他们介绍信仰;再组织一个常年的教友培训班,提高教友们的素质
加强各堂口基层教务的管理,提高教友素质,提出了教友当做的任务:学圣经、唱圣歌、做好事、传福音。利用主日弥撒,让教友证道,见证福音,促进教友在教会内的奋发向上,加强了跟随基督的决心,坚定他们信德。
如此,陪伴员的素质提高了,慕道者也提高了,领洗后会是一个很好的团队。
二、培训为了达到培训目标,我们精心设计了三年的学习课程,理念来自于耶稣当初也是以三年的时间打造门徒,与他们朝夕相处,言传身教,所以我们也用三年的时间来训练教友,提升教友们的信仰素质,点燃他们的福传热火。
后来,李神父的牧灵工作渐趋稳定,于是与秦神父合作,为教友们举办学习班,邀请有学识的神父前来讲课,以提升教友们的信仰素质。
在牧灵方面,吕神父更是倾尽心力,吃苦耐劳,想方设法提高教友们的信仰素质,自己亲自带着教友们去学习,为他们邀请老师等。无论年长者或是年幼者都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位好牧人的关怀,体验到了一份父亲般的温暖。
他远见卓识的派神职人员出国深造,因为神职人员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信友里的威望比较高,因此其素质需要相应的提高。他2次派我出国。他在非常需要神父的时候把神父派出去深造,是天主教的德性,是人格的魅力。
因为我们教友的素质有限,有些教友文化程度低,知识有限,有的拿报纸不当回事,看后就放到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