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造而肖似天主,被造而为先知、君王和司祭。人是谁?人是根据天主的形象而造的活物。那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要理问答》第一问答这样说: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为恭敬天主,救自己和他人的灵魂。
这神印也表示我们分享基督的司祭职,这里所说的司祭职是普通司祭职。因着这神印,教友可有效地领受其他圣事,特别是在弥撒中积极地参与光荣天主的祭献。
这种制度的依据大概来自亚巴郎给大司祭默基瑟德的十一奉献吧(创世纪第十四章)!天主教没有规定教友协助教会经费的方式,普通是自由乐捐。十六世纪时为修建罗马圣伯铎大堂,教会的确用过购卖赎罪卷的方式来募款。
教宗方济各10月12日主日将为两位加拿大圣人举行封圣感恩祭。
扶康会十一月二十二日举行四十周年感恩祭暨分享会,主礼杨鸣章主教鼓励该会成员活出信心与爱,让受助者感受到天主的临在。
大司祭、长老和经师们试图捏造假证据,来反对耶稣(谷14:53-65;玛26:57-68)。大司祭向众人宣布耶稣亵渎的罪,众人都判定他该死(谷14:64;玛26:66)。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醒新司铎们要肖似基督,永恒的大司祭。他说:司铎不是训导的主人,训导的主人是基督。你们要忠于上主的训导!你们要有像上主那般宽恕人的能力,祂来不是为判断人,而为宽恕人!你们要慈悲为怀!
口亲主脚作暗号,手提绳索来捆绑,把祂送到司祭长,三审刺冠血流面,门徒不认都离散,把祂交给比辣多,三查五审没罪过,愚众要求放出人,高声喊出钉死祂,无可奈何定冤案。
交流大会总统筹人陈志明副主教表示,会议是回应教友年成圣自己的目标,推动实践先知、司祭、君王三重职务,并让信徒在转化世界的过程中,与各地华人团体交流经验。。
接着有徒步游行走向「鸡鸣堂」﹐据说这里是大司祭盖法的住宅﹐伯多禄背主﹐耶稣被羁押一夜的地方。在这里﹐被上铁链的耶稣肯定走过的罗马人道路遗迹﹐许多人彻夜不寐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