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个中国基督徒的家庭故事
2015-11-30

这是一栋老式的楼房,斑驳的墙壁显示出房子的年龄。刘老师家就住在一楼。还没等我们敲门,刘老师已经热情地打开大门,嘴里不停地说着:欢迎!欢迎!

北京:西直门教堂朝拜圣体 陪伴圣婴 喜迎2016
2016-01-07

年龄跨越之大,从跟着父母的七八岁的小朋友,到七十岁左右的爷爷奶奶。从黄皮肤的中国教友到大批的白皮肤、黑皮肤的外国教友。

张怀信多默主教告别礼上的悼词
2016-05-19

身先士卒,跟几位陆续获得平反且年龄均比他大的老神父,开始了艰难的教区恢复工作:找寻探访教友、牧灵福传;举办培训提高教友素质;恢复教区修女会;培养司铎圣召增添教会活力;争取落实教产,重建教堂;开办诊所、弘扬公益慈善

追忆家父
2016-09-21

当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叔叔、姑姑年龄尚小不能自立,全家共有10余口吃穿的重担,搁在他的肩上。母亲家较为富裕,在舅家的资助下,购置了一辆二手胶轮马车,搞运输养家糊口。1947年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我的外婆
2016-10-17

小姨在她同辈中年龄最小,只比我大两岁,她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于是领着我在村子里疯跑,和同龄的孩子戏水,在地里捉蚂蚱,一玩就是大半天。

永恒的怀念
2017-01-10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了,那些古老的圣书正是老一辈人虔诚、忠贞的信仰见证。后来我又从奶奶手中接受了古老圣书,我深知这是沉甸甸的宝贵信仰,体现着一代又一代的信仰传承。

全然相信主,交托于主
2017-03-01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一种职责,都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背包,像我们这些在校学生,学业、证书、像年龄稍长的年轻人,工作、事业、房子、车子、家庭等,各个阶段都担负着各自的背包

写在母亲六十岁生日之际
2017-07-27

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也和同龄人一样,背起书包去学堂,不过由于特殊的社会与家庭环境,母亲初小只读了两年,小小年纪的她便辍学回家,在家中劳动。

圣周四教宗方济各在罗马天皇后监狱行濯足礼
2018-03-30

这些病患者在阅历、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上各有差异。教宗对圣堂内外500名参礼的人解释了耶稣留给我们的遗产。教宗说:祂是天主,却做了仆人,服事我们的人。祂留给我们的遗产就是:你们也要彼此服事。

放下麻将 捧起圣经
2008-10-19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成了家,参加了工作,也步入了社会。但是我仍按信仰教导生活,各方面小心翼翼,不敢多言多语,惟恐犯罪违反教规教条,就这样生活了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