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高师宁教授发表论文:宗教参与中国社会生活的...
2007-06-28

宗教参与中国社会生活的一种途径——以天主教“河北进德公益服务中心”为例(概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高师宁一、导言宗教的社会关怀,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专业化地推行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

亚洲:教会将举行关于奉献生活和新福传专题讨论会
2014-01-13

第3个提问,邀请答卷者列出在新福传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阻力,接下来的提问是关于在亚洲的大趋势,如全球化、贫穷、生态或宗教自由。

嚼文吃字争论不休
2017-07-27

耶稣是真天主,称为基督宗教的善牧,那么‘牧师’便是善牧的师父了,难道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天主还有师父吗?你又怎么解释?小明面红耳赤难以作答,反在同学面前觉得丢了面子。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面临的新挑战,宗教教师短缺
2010-09-10

多内利表示,目前当地公立学校中及其缺乏宗教教师。据《纽卡斯尔先驱报》调查显示,二OO九年,教区公立学校中的12,800名天主教徒学生仅有184名宗教教师。

罗马:教宗致函联合国粮农组织:世上的饥饿是个丑闻,必须以团结意识来克服
2013-10-17

教宗方济各反思全球化社会的荒谬现象:全球化「让人认识到世上贫困弱小者的处境,增进人的交流与关系」,但全球化也倾向于个人主义、自我封闭、和某种冷漠的态度;不仅在个人层面,在机构和国家层面也对死于饥荒或深受营养不良之苦的人漠不关心

教宗方济各:提供青年就业机会才能避免人才外流
2016-12-02

到国外深造并非一种新现象,不过,由於全球化击倒了空间和时间的疆界,增加不同文化的相遇和交流,因此到国外留学的现象也就倍增。教宗也提到伴随这种现象的负面问题,例如:封闭、防卫机制,以及内心障碍。

亚洲杯济南赛区四百名志愿者学习宗教知识
2004-07-30

本报讯(通讯员张炳元)亚洲杯足球赛四个主办城市之一的山东济南赛区组委会,要求400名志愿者必须了解和学习宗教知识。

教宗方济各与东正教领袖签署联合声明:应把保护人的生命当作首要之务
2016-04-17

探访难民之後,三位宗教领袖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以关怀、同情及慷慨行动回应难民和移民的人道悲剧,为难民提供即刻有效的资源,藉着外交、政治及仁爱行动勇敢地面对目前在中东和欧洲的人道危机及其根源。

“保禄·尼特论宗教间关系模式”
2019-05-21

保罗·尼特论基督教与其他世界宗教之关系模式王志成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内容提要】本文系统介绍了保罗?尼特的宗教间对话模式理论。

元旦特刊:读教宗201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有感
2015-01-01

这份文告的标题为不再是奴隶,而是弟兄姊妹,分成两大部分:受奴役的多种形式和战胜奴役现象的共同义务;以兄弟友爱的全球化抵制当代世界普遍存在的冷漠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