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我要走遍埃及全国。”(12:11-12a)宣讲福音的人准备好随时出发。他深知上主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经过,所以他必须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准备好随时采取出乎预料的新行动,为惊喜做好准备。
阿颇罗原是埃及亚历山大一位虔诚的犹太人,具有口才,长于圣经,心神热切,教导人也很详实,但只知道若翰的洗礼。他在厄弗所遇见了普黎史拉和阿桂拉,因而得以更深入地认识天主的道路。
《约伯传》虽成书于公元前第六世纪,但由于约伯的生活状况,经学家都认为他是圣祖时代的人物,可能是在若瑟被出卖到埃及的时代。约伯像是一个族长,“虽不属于世上的以色列系,却属于天上的以色列子民。”
依撒意亚劝勉被放逐的犹太人,不必老是顾虑古代的事(即犹太人被天主大能拯救出埃及这为奴之地之事),以为这些伟大的事只存在历史上。不!跟着天主只会越来越好!天主的许诺是更美好的未来。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三圣伯多禄广场上教宗公开接见活动实况教宗在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一开始便提到几个星期以来,在默想教会古代的伟大人物中,这次要谈的是当时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埃及亚历山大的奥力振(Origenealessandrino
耶稣的圣墓又是一个受益良多的必去之处,由六个教会共管着这块圣地,他们是天主教、东正教、阿拉美教、埃赛俄比亚教、埃及的和叙利亚的基督徒,教堂在战争中毁了又重建。
这段旅途可能有重重阻碍,一如当年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那样困难。因此,教宗称四旬期是「逃离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经验」,而这段与天主修和的旅途,无法单靠一己之力完成,因为它的起点是要承认「自己需要慈悲」。
根据《旧约》记载,逾越节是纪念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的节日,其庆祝周期为七天(申命纪16:3-8)。
在以民出离埃及之后,西乃山成了天主的圣山。当达味把约柜移到耶路撒冷和撒罗满在那里建筑圣殿后,耶路撒冷便成了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和最重要的圣地。充军回来的以民甚至使耶路撒冷成为唯一的圣地。
地图准确无误的标出了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与亚历山大等古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城市以及河流海洋的位置。虽然教堂历经重建,但地图却还是原来的,经千年的岁月侵蚀以及地震,现在地图只有原来的1/3,2/3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