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在北京建立了中华世纪坛,元代的天主教徒马可·波罗和明代利玛窦神父列入其中,以表彰他们对中国的重要贡献。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信德网讯天主教江西教区正权主教李稣光委托教区彭卫照主教在庐山圣母升天堂暨教区利玛窦灵修中心开启教区圣母月朝圣活动。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那不勒斯中国人教堂提供 南方周末:今年是利玛窦去世400周年,中国、欧洲、美国都有纪念和展览。
上午10时30分,由老寿星宗怀德主教主祭,新牧韩英进主教和陕西党明彦主教襄礼,来自渭南教区的同长平主教,平凉教区韩纪德主教,宁夏教区李晶主教,巴盟教区杜江主教,延安教区杨晓亭主教共8位主教共祭,近50位神父
遂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四处苦路。圣地的管建工程于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竣工。订每年5月3日的寻获十字架与9月14日的光荣十字架瞻礼为朝圣日。
在开幕式的总结讲话中,陕西延安教区主教、信德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杨晓亭主教提出了礼仪的多元化、礼仪的本地化、礼仪的牧灵化、礼仪的生活化礼仪四化的效用,他期望此次论坛的举办,能够对中国教会的礼仪神圣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与发展
他们没有光鲜的外表,每天起早摸黑打扫环境卫生,清除垃圾、杂物及蜡烛残渣,保持圣地整洁;在大雨中,他们的衣服、鞋子都湿透了,仍然坚守岗位;晚间还要摸黑上山,到十四处苦路、三圣亭等处巡逻,清理烛火,排除火灾隐患
中午吃完饭,我们一行三人乘出租车从沁县出发去长治参加培训学习,到襄垣虎亭时,路上有一位大妈在捡路上掉的焦炭,当车从她身边驶过时,她起来躲闪,“砰”的一声巨响,车前面的玻璃碎了,大妈倒在地上。
教堂耸立在村北侧,外面有座圣母亭,建筑颇有西欧风格。春日里,鲜花嫩草遍地浓荫,花香满院;秋季中,草木金黄,天高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