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西太原教友,名叫孙小燕,三年前因摔伤了腰椎,导致了下肢瘫痪。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福的,因为我得到了天主更多的宠爱,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照,得到了神父和村里许多教友的很多帮助。
徐家汇天主教堂并不是上海目前尚存最老的天主教堂,在今天董家渡路和万裕街的交汇处,一所1847年的砖木结构的老教堂依然紧挨着有些破落的厂房存在。董家渡天主堂在19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
有位叫玲玲教友向我们分享到,在京工作久了,每次回河北老家探亲时,总会在那条老街上来回地走一走,如果赶在主日,她一定到教堂内参与弥撒,办个告解,净化浮躁的心,努力地将自己从世俗杂乱事中解脱出束。
与他们交流,方得知谈神父去年已开始举办香港天主教第一届普通话读经培训班,为不同堂区培育讲普通话的教友,使他们能为来自大陆人士提供教会服务,进而通过普通话慕道班向他们传福音。
专职在鼓浪屿天主堂服务的教友陈若瑟对天亚社说:「神长和教友都十分高兴、激动!因为教堂位于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核心区。」
当日下午17:00整,瞻礼前夕弥撒后,圣堂内张灯结彩、座无虚席,在传统的晚祷诵经声中,教友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序告解,等待着心灵的净化和圣洁,以渴望和期待的心情迎接救主耶稣的到来。
纽约时间8日下午3点,120位慕道者与216位教友在复活节弥撒中从圣若瑟和圣德兰堂区负责华裔教友牧灵福传工作的阮国璋神父手中分别领受洗礼和坚振圣事。华埠地区的显容堂有34位华侨慕道者领洗。
在前一个主日(即圣神降临节那天),本堂任力军神父宣布了朝圣方案,并邀请教友们踊跃参加。最令大家感到惊喜的,是任神父要求参加朝圣活动的教友,每个人从家做一道菜带来,朝圣当天和其他教友一起分享。
由于当时尚处清廷禁教时期,所以一切教务和信仰活动都趋于秘密进行状态,但因海门地区成为陆地时间不足百年,大多区域都处于半原始的农耕社会,所以传教活动较顺利,教友人数也发展迅速。
“信德”不仅让教友们及时了解教会的动态,同时也给教友们带来了福传的知识,提高了教友们的信德,为福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果。教友们提到“信德”,禁不住赞叹:““信德”,文字福传的一盏灯”。